科芬園雖然名字裡有GARDEN這個字,可實際上並沒有花園可以逛..


只因以前它是倫敦最重要的蔬果花卉市場而得名,現在則成了市集..


它是一個車輛不准進入的地方,裡面除了很多賣場..


最吸引人的就是街頭藝人表演,為了貪看表演,我當然沒把時間花在逛市集上



科芬園中央有一個圓石廣場和一個壯觀的玻璃鋼骨的市場天棚..


天棚造於1830年,用來容納花卉和蔬果攤販,今日市場已遷往郊區..


此地成為手工藝品的販售中心,以及街頭藝人的表演場所..


科芬園是英國劇場的同義詞..


在這裡上演倫敦最上乘的歌舞劇、音樂和舞蹈表演..


科芬園為大家所熟知,還有一項原因..


就是電影「窈窕淑女」中,奧黛麗赫本賣花的市場就位在此區..


科芬園是倫敦第一個露天廣場..


延續至今成為最多觀光客「品味」倫敦的第一選擇..


許多風味餐廳,個性商店,街頭藝人和露天咖啡座都讓科芬園充滿活力與魅力..


不論露天市集或是街頭小店,英國品牌或國際服飾..


在科芬園漫步於周圍維多利亞式建築間,文藝情懷油然而生..


長久以來科芬園也是倫敦戲劇大區..


與蘇活區相連並生,但比蘇活區更老少咸宜..


科芬園在中古時期原為修道院花園..


15世紀Bedford伯爵請Inigo Jones將這裡重建為「適合紳士居住」的高級住宅


同時造就了倫敦第一個廣場,後來成為蔬果市場..


目前以街頭藝人和購物街區著稱..





問我~看音樂劇了嗎??    


本來以為會有團員去看這樣的表演,沒想到居然沒有人有意願參加!!


大家都很理智務實的想~~應該看也看不太懂吧!!


還不如把有限的時間~~花在自己有興趣的部分..


我~一向都是人家做甚麼,我就做甚麼..


(除非真有人說想去,我才會考慮要不要去,不然我真沒膽脫隊.)


所以在這時候~~我當然不敢自作主張耍例外啦....


想想也好!!我更聽不太懂英文了!!看這樣的表演鐵定很吃力..


最重要是自由活動時間真的很有限,看這樣的演出要預先購票甚麼的..


也有固定的演出時間,當然不能像逛街,壓馬路那麼的隨興了..


(最重要,真的很難每一項都去玩到,去體驗到,畢竟我們是短暫天數的旅遊..


體力精神,時間的配合,都是要考慮的地方,只有歡喜的去~取捨了)


考量到我可能完全看不懂,還是選擇比較實在的活動項目!!(去坐倫敦眼!!)















這裡有許多街頭藝人的表演,讓人目不暇給,好熱鬧..

印象深刻的其實不是表演內容,而是圍觀群眾對於這種街頭表演的瘋狂投入..


不管主持人問什麼,都大聲應和,這在台灣,大概只有選舉場子才會這麼熱鬧.


回來查了資料,才知道科芬園的街頭藝人都必須先申請..


審核通過後就可以固定演出,同時獲得審核委員撥給一定的表演酬勞..


現場觀眾給的小錢只是精神鼓勵罷了,我覺得這點好棒好棒呀!!


政府支付酬勞,讓街頭藝人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賣力演出..


造就了科芬園特殊的文化氛圍,成為到倫敦必訪的最佳景點之一..


大批觀光客到來,觀光收入還不是又回到政府身上..


嗯!不過這種算盤,在我們台灣,好像目前還是不可行..


民風國情不同,我們觀光客也沒那麼多,街頭創作藝術還是走得很艱辛..



 



倫敦最繁華的地區,就是以皮卡地里圓環為中心..


就像去紐約,不能不去時代廣場,倫敦,也得先去皮卡地里圓環走走..


皮卡地里圓環Piccadilly的名稱是源自於17世紀的裁縫師羅伯特‧貝加..


因為他發明了皮卡地爾斯的蕾絲染料而聞名,貝加就用賺來的錢投資這個區域..


從1890年開始便逐漸發展成為鬧區,


皮卡地里圓環這廣場有著名的愛神邱比特雕像噴泉..


附近還有高級精品店林立的攝政街,牛津街,龐德街..


都是從這裡開始往四周延伸出去~



馬路兩邊都是豪華寬敞明亮的購物商店..


想要體驗倫敦的時尚之旅,就來皮卡地里圓環,保證會讓你滿載而歸~




 


我還是對這些中文字~~覺得親切多!!


距離皮卡地里圓環東邊約兩條街的地方,走路大概幾分鐘就到了!


看到牌坊上還寫著~ 倫敦華埠, 就知道是倫敦的中國城了!


記得是來這裡用中式餐,餐廳名字很有趣,叫~~旺記..


不過~~還真是讓人挺難忘記的!!


 


海德公園~


位於倫敦  西敏寺附近,是倫敦市最著名且最大的皇家公園..



剛好是星期天下午..


領隊帶我們來海德公園體驗看看一下~~演講角(Speaker's Corner)..


這是自1872年以後,一個可發表自己觀點的地方..


經常可見有人在此即興演講..


在此除了不允許批評王室和顛覆英國政府的兩個話題之外..


可以自由地對於其他的議題發表演說..


這也是海德公園最具特色的所在地..





每逢週日就是觀察倫敦民主風範的最佳時機..


懷抱不同立場與理念的民眾自備肥皂箱在此發表言論..


旁觀者有時也會針對其言論加以反駁或辯論~~還真是好有趣的現象!!




 


特拉法加廣場~


因為經常有大量鴿子駐足,所以又稱"鴿子廣場"..


為了感謝二戰時倫敦接納流亡至此的挪威王室..


盛產木材的挪威王國每年耶誕節會送一株高大美麗的聖誕樹放在鴿子廣場..


使這裏成為倫敦慶祝聖誕節的主要場所..


國家藝廊,聖馬丁教堂..



廣場最突出的標誌是南端的納爾遜紀念柱,高53公尺..


特拉法加廣場原名是威廉四世廣場,為何改了名?答案就是這根紀念碑.

1805年英法大戰,拿破崙的法國+西班牙艦隊在西班牙"特拉法加角"外海


與英國艦隊展開交火,結果法西艦隊慘敗..


但英軍主帥海軍上將納爾遜也在戰鬥中陣亡..


此役之後法國海軍精銳盡喪從此一蹶不振..


拿破崙被迫放棄進攻英國本土的計劃,而英國海上霸主的地位得以鞏固..


英國建築師George Ledwell Taylor ..


建議將倫敦的威廉四世廣場改名為特拉法加廣場,以銘記這一戰役..


1843年,納爾遜之柱被立於廣場中央..


柱身高53公尺,頂上的納爾遜銅像有17.5呎高,您看得出來嗎?


真的很高很大,人都顯得好渺小....








特拉法加廣場是倫敦著名的廣場,廣場中央是納爾遜紀念柱..


還有兩個花形噴水池..


下方有四隻威坐的雄獅塑像,柱基為青銅浮雕..


反映了1805年英國海軍戰勝法國海軍的場面..



有注意到~~迷你的丞立在哪嗎??



旅遊玩的時間~永遠都不夠,總是覺得時間過得好快好快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我們這一家 的頭像
    我們這一家

    我們這一家&夢想起飛

    我們這一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