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行經高速公路三義路段,常注意到路旁那光禿禿,泛著紅色的火炎山
都會想說我甚麼時候才有機會和時間能近距離一窺火炎山特殊地質風貌?這幾年也看過很多人的分享,更嚮往了~
今天終於輪我到訪了!!沿路很多處觀景台可以俯瞰大安溪,清楚可見縣140的隧道還有高速公路
想像每當在公速公路上看到的火炎山,現在的我正置身在這火炎山上,還真是雀躍歡喜!
ps:火炎山位於大安溪畔,崩落山壁形成尖銳山峰,岩層裸露,隨著陽光照耀紅色土石,彷彿燃燒的火燄
ps:火炎山保留區在地質上屬第四紀的台地堆積,經過劇烈造山運動而隆起,但因岩層主要由厚層礫石,薄層砂岩組成
膠結力低,在風化,雨水侵蝕作用下被沖刷切割得支離破碎,因此形成尖銳山峰和卵石滿山谷的景象
這樣的特殊景觀,加上區域內有馬尾松稀有林相,於是在民國75年列入林務局的自然生態保留區
ps:這火炎山是所謂的惡地地形,少有植披,原為礫岩紅土台地,經大安溪溪水的切割,加上侵蝕,崩塌作用
而形成壁立山峰,礫石層,卵石流,地下伏流等特殊地形景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