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遺產到古城,看風景到玉龍雪山,看納西文化到玉水寨”
「玉水寨」~地處聞名遐邇的玉龍雪山龍頭腳下,山寨自然純樸,山水相依,風景秀麗,在納西語稱為「勾旁及本」
指的是白鶴出沒的地方,因為白鶴在納西人心目中是純潔、吉祥的象徵
所以一般人將玉水寨做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風水聖潔的寶地",「神泉」其源自玉龍雪山的雪融水
流經2400公尺後從石縫裡泉湧而出,成了一方清泉,水質不但純淨甘甜,可直接飲用,再往下流,則成了麗江壩子的源泉水
神龍指玉龍雪山,「神龍三疊水」就是這條河流形成的重疊的瀑布群,上段為出龍瀑,中段為戲龍瀑,下段為送龍瀑
因此,玉水寨被視為東巴聖地,古城泉源,神泉也被稱為母親泉,每年新年,納西人都會來這裡朝拜,祈求今年能風調雨順
ps:在藍月谷景區沒有時間去排隊與犛牛照相,在玉水寨就有時間啦!既然有時間,當然不錯過 拍個到此一遊照啦!
ps:玉水寨位於玉龍雪山腳下麗江源頭,展示納西族文化與東巴教信仰,納西族是麗江地區主要民族
其先人可追溯到周代遍佈陝甘川藏的西羌,秦漢時聲勢最盛,人口號稱六百萬,魏晋以後勢衰,部份先民南下至麗江建國
但在中土,雲南,西藏三大勢力夾縫求存,時而獨立時而依附強權,宋末歸順蒙古,明初又助明軍驅趕元人,首領獲朱元璋賜姓「木」
意為朱氏礎石,世襲土司,至清代改土歸流而沒落,今麗江大研古城有重建的木府,號稱小紫禁城
ps:犛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處的哺乳動物,主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犛牛生长在海拔3000-5000米的高寒地区
適應高寒生態條件,耐粗,耐勞,善走陡坡險路,雪山沼澤,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稱,犛牛全身都是寶
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燒耕都離不開它,人們喝犛牛奶,吃犛牛肉,燒犛牛糞,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帳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
它既可用於農耕,又可在高原作運輸工具,犛牛還有識途的本領,善走險路和沼澤地,並能避開陷阱擇路而行
可作旅游者的前導,中国犛牛占世界總數的85%,其中多数生長在西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