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盛年莫內在一次火車旅行中, 經過法國鄉間小鎮決定留下定居於是先租後買,並親自規劃設計
幾年下來庭園種滿花草,晚年在此畫下舉世聞名的蓮花池,如今園景保留依舊,徜徉其中如置畫中
看到與畫中一模一樣的實景~~感覺時空錯置, 相當奇妙..
將近30年的時間,莫內鐘情於畫"睡蓮"
莫內說:「眼前的流水、光影佔有了我、超乎我所能,但我仍想用畫筆表達出我所感受到的
我畫完、毀掉、再畫......我希望這麼地努力,終能有些許呈現 .....」
莫內每天要花幾個小時坐觀池景,然後帶著滿腹的印象去畫室,畫室就叫睡蓮畫室
他生命最後的25年天天都在看蓮花、畫蓮花,他的蓮花主題畫突破了前期印象主義的傳統,引起美術界的轟動
畫中色彩蔓延流暢,不再全用分立的色點,用筆不限於短筆短線,而常見柳條飄蕩似的修長曲線
最驚人的是莫內終於使空氣在畫中現形,讓人的視覺感受到空氣流動的層次
所謂「氣韻生動」,看莫內靜夜中的睡蓮就好理解了
幾十年如一日的觀察固定的對象是別人做不到的,所以同時代大畫家塞尚笑說莫內畫畫「只憑一雙眼」
莫內確是西洋寫生畫法的開拓者,他著重記錄即時印象、天光、地物,加上人心的投影,才換來藝術的成功
吉維尼時期的畫作成為印象主義集大成的作品,成為最受歡迎的畫派的一家
即使不是畫迷,,知道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內( Claude Monet, 1840-1926 年)的名作《睡蓮》( Nympheas )
1883 年,42 歲的莫內帶着家人定居吉維尼( Giverny ),親自用雙手打造了一個世外桃源
不僅把一生寄情於此,還在這裏創作了不少名作,包括舉世知名的《睡蓮》系列
今天不少到莫內故居拜訪的人~~多為訪尋名畫寫生現場的歷史感而至
位於巴黎西北約 90 公里處的吉維尼,屬諾曼第地區的小鎮,原本寂寂無聞,只有約 500 居民
卻因莫內在此住了 43 年而聲名大噪,每年吸引超過 50 萬人拜訪
據說莫內在此居住期間,每天清晨 5 時便出外散步,找尋寫生靈感
麥草堆、罌粟花田、白楊木以至流經附近的塞納河景致~~都成為他畫布上的題材
莫內一生追求陽光與色彩,《白楊木》,《乾草堆》,《盧昂大教堂》乃至倫敦泰晤士河畔《國會大廈》等系列畫作
表達單一主題在清晨、正午或黃昏等不同時刻的變化
然而,擅長精細觀察光線移動,完美駕馭色彩的莫內,六十八歲視力卻開始減退
他在威尼斯旅行寫生時,觀看景物已經有些吃力,顏色也無法完全抓準了
1912年7月醫生告訴莫內,他罹患了白內障,然而莫內作畫的狂熱依舊不減
1916年,正在和生命賽跑的莫內,決定要捐給法國政府一組巨幅《睡蓮》連作,長度12-16公尺不等
但是,這項計畫凸顯了作畫空間不敷使用的事實,於是,莫內又在花園左側增蓋一間約85坪的大畫室
室內架起了巨大的畫布,他整日瘋狂地畫,畫蓮花,垂柳和池水,畫面連綿不絕,
雖然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火已逼近離吉維尼僅數十公里之處,莫內並未聽別人勸告離家避難
因為,他捨不得離開摯愛的花園及蓮池,更捨不得放下畫筆
莫內83歲那年右眼動了幾次手術,視力略獲改善,由於年事已高,左眼不敢再動刀
後來,莫內幾乎全盲了,作畫必須把眼睛貼近畫布,也只能靠顏料管上的標示來區別顏色
但是,莫內心中惦念著「橘園美術館」要永遠陳列《睡蓮》連作的計畫
他仍然拖著衰弱的病體,爬上梯子繼續修正大尺寸的《睡蓮》
1926/12/5,莫內因肺癌在吉維尼家中揮別人世,次年,「橘園美術館」正式向世人介紹莫內十二幅《睡蓮》連作
一朵朵睡蓮飄浮在兩間橢圓形大廳牆壁上,氣勢磅薄無比,雖然莫內未能親眼目睹此一盛況
但是,他所畫的睡蓮卻廣被世人傳頌,每年夏天,莫內故居的睡蓮依舊盛開著,牽動無數畫迷的心房!
以下相片~取自網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