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源泰染坊~~板藍根的汁液染制出來的藍花印布
據說有上千年歷史的藍印花布正是這間作坊的傳統民間製品
(宏源泰染坊始創於宋元年間,原址在南柵,清光緒遷址於此,系藍印花佈制作基地,也是藍印花佈制品集散中心
藍印花佈,俗稱“石灰拷花佈”、“拷花藍佈”,是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精品,已有上千年的印染歷史
傳說由一名叫葛洪的農夫為愛妻所創,以其價廉物美,一直流行於民間
其原料土佈、染料均來自鄉村,工藝出自民間,圖案充滿濃鬱的鄉土氣息
題材不外乎花卉草木,都是農舍旁、田埂邊常見的,親切、自然、清新,加之秀氣典雅的藍白二色
具有鮮明的民間和民族特色,在民間工藝美術中一枝獨秀)
烏鎮住宅的特色~房子都會有一部分蓋在河道上
這有點像台灣說的加蓋而延伸出來的陽台,只不過烏鎮居民將這個空間作為房間使用,可以說是真正的「枕河而居
(烏鎮與眾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樁或石柱打在河床中
上架橫梁,擱上木板,人稱“水閣”,這是烏鎮所特有的風貌
水閣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憑窗可觀市河風光)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水閣是烏鎮的靈氣所在,雖然它沒有奢華,難比高樓
有了水閣,烏鎮的人與水更為親密;有了水閣,烏鎮的風貌更有韻味;有了水閣,烏鎮的氣質更為悠雅
有了水閣,烏鎮的歷史添瞭一份委婉,水閣是烏鎮的獨創,是烏鎮的魅力所在
碧水蜿蜒,小橋流影,櫓聲唉乃中看水閣畫卷般在眼前徐徐展開
看水鄉人在水閣中起居住行,聽古鎮人鄉音叫喚此起彼伏
烏鎮的水閣正已它獨特的韻味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喜愛~好美好美!
橋是江南水鄉古鎮不可或缺的因素
據說烏鎮歷史上橋梁最多時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橋”,現存30多座
其中西柵有通濟橋、仁濟橋,中市及東柵有應傢橋、太平橋、仁壽橋、永安橋、逢源雙橋
南柵有福興橋和浮瀾橋;北柵有梯雲橋和利濟橋
這些橋最早建於南宋,大多始建或重建於明清
有些橋還題有橋聯,如通濟橋:“寒樹煙中,盡烏戌六朝舊地;夕陽帆外,是吳興幾點遠山。”
(朝南)“通雲門開數萬傢西環浙水;題橋人至三千裏北望燕京。”(朝北)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
走進烏鎮,走在那用青石板鋪成的狹窄的小街上
看到兩邊各式各樣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鄉民,就會讓人有一種親切自然的感覺
作為歷史古鎮,烏鎮無論是整個鎮還是觀前街,都體現著一種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整體美
走進這個充滿瞭農業文化氛圍的古鎮,漫步於古鎮綿延一裏多長的石板小街上,可以傾聽腳步在另一小巷上的迴音
烏鎮~是我此行最嚮往的旅遊景點..
可能快過農曆年了,遊客到處都減少許多許多~
稀疏的遊客,冷清的石板路~此時烏鎮特別有味道~好喜歡這樣的感覺!!
小橋、流水、人家~實在是江南水鄉絕妙的經典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