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年公開圓頂建築的競圖,布魯內列斯基得標後,1436年成功完成了佛羅倫斯人的夢想,他的一生幾乎就奉獻在這個大圓頂,不使用鷹架來建造這個最大的圓頂,也破除了連連倒榻的噩夢...
動工一百多年的大教堂工程停滯不前,出人意料的,脫穎而出的作品並非出自石匠或木匠之手,而是一位名金匠暨鐘錶匠~~布魯內列斯基
他提出大膽而非正統的解決之道,設計出砌放磚石的完美方法,製造了創意獨具的吊車和起重機,悉心設計工人平台和路線,不但破除了「圓頂勢必倒塌」的迷思,也讓反對者啞口無言...
過去被譏為瘋子的布魯內列斯基,也被後人當成天才來稱頌...
布魯內斯基的巨大圓頂,也讓他永垂不朽..
(布魯內列斯基死後~就葬在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地下墓穴之中...)
聖母百花大教堂不同於其他教堂之處,在於其造型獨特的八角圓頂...

走吧!!!去體驗463階的階梯~~到達圓頂的頂端
第一處休息平台之展示區
中古世紀的雕刻品及畫作~所有的遊客爬到這裡都會氣喘呼呼的休息一下...
我本以為最後的審判只有米開郎基羅的梵蒂岡西斯汀教堂才有 ,後來我才知道很多人都描繪過,第一次這麼接近欣賞最後的審判...
我想不管是米開朗基羅還是瓦薩利,我感覺下地獄的描繪比上天堂的來得生動及震撼~~
或許是要警惕世人不可為惡吧 !!
高91公尺的圓頂,上面是濕壁畫《最後的審判》,由瓦薩利與於1568~1579年間繪製,圓頂周圍也有階梯可通頂端的燈籠亭...
每位觀光客都被吸引到布魯內斯基的大圓頂下...
抬頭仰望...
文藝復興大師---薩瓦利為圓頂內部繪上相襯的巨幅溼壁畫~~
最後的審判...
瓦薩利的「最後的審判」,上方以透視法表現出三度空間,顯得教堂圓頂更加高不可及..
總共463級的樓梯~~我們爬了大概一半..
來到接近濕壁畫的那層,走道有玻璃圍住..
(怕危險吧!還是圍高一點好,不然大家忘我的拍照留念,仔細的抬頭觀賞,不小心,摔下去怎麼辦呀!!)
讓我們近距離的抬頭欣賞濕壁畫..
可以看到壁畫的分層~天堂&地獄..
溢著笑容的神祇&天使,惡魔猙獰的臉,人類痛苦扭曲的表情...
即使我一點美術細胞都沒有,也不是天主教徒..
但卻可以簡單地就被撼動~~
那幅畫好大(教堂圓頂的大小)..
好逼真~~也離我好近好近...
從教堂地面觀看「最後的審判」~~穹頂更顯得神聖而令人敬畏
聖母百花教堂內部的參觀重點就是這座圓頂的濕壁畫~~最後的審判
描繪耶穌復活後對世人罪行的判決!
栩栩如生的人物動作 ,彷彿就像要從圓頂掉下來!
在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教堂的圓頂畫,很難有人能記住是瓦薩利的作品..
或許太多文藝復興前期的名人在此留下足跡,掩蓋了這個畫家(作家)的事蹟,
而文藝復興這幾個字,卻是瓦薩利最先提出來的..
瓦薩里生於1511年,死於1574年,他的作品構圖緊密,動作激烈,緊張...
代表作是市政廳(就是烏菲茲美術館)一系列壁畫,1560-1574年建的市政廳就是他設計的..
天上的諸神和天使默默的注視並議論著人類的一切罪行..
壁畫的規模大的讓你驚嘆,站在約十層樓的高度及唯妙唯肖的壁畫旁~~宛如置身在天堂一樣
作畫時強調肌肉的影子,神像畫不但立體也非常巨大,不像是畫在平面上的...
進入教堂,可見主祭壇和後方牆上的彩色玻璃,整體而言,內部的感覺比外表樸素得多...
從高處往下看,陽光透過四周的鑲嵌玻璃投射到教堂內部,照亮大理石地板上排列成八角形的木造禮拜椅,看得出是為了呼應著頭上的八角圓頂,完美的比例設計,盡收眼底..
百花聖母教堂美麗的大理石拼花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