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亞展區~最吸引人目光的是兩個巨大似人與公牛的石雕..
這是亞述王宮入口的護門神獸..
西亞文化涵蓋了公元前四千年至西元前331年..
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即兩河流域)地區的文化..
特別是亞述王宮的浮雕長廊,以戰爭,狩獵,宴會為主要內容..
在大英博物館保存相當完整..
亞述帝國的巨大人首獸身像,右邊是獅身,左邊是牛身..
大英博物館收藏有三對..
亞述人相信將祂們置於入口的兩邊,會守護著寺廟和宮殿..
亞述帝國的人首獸身像~
就是標榜著正面看兩隻腳,側面看四隻腳,表示亞述人有基本的立體概念,
大英博物館在每個西亞區的入口出口牆壁上都左右鑲嵌著一對,
營造出亞述王宮大門都由這聖獸護衛的氣氛..
亞述人的特徵~~捲捲頭..
從亞述王宮進去之後,是一道長廊..
長廊左後兩邊鑲嵌著一排排的石板圍牆,
內容是亞述王國盛大的戰爭場面及狩獵情形..
可以看出亞述人饒勇善戰以及強大的軍事能力..

好像小時後歷史有唸到~ 亞述王國..
想著當年在課本上看到的圖片,現在能親眼所見,真是令人非常感動!
看到這麼生動的浮雕,做出細緻的捲捲頭,肌理跟層次感
讓我站在這歲月的長廊裡,想像當時的輝煌,有著時空交錯的浪漫與不可思議.
維納斯(Venus)是愛神、美神,同時又是執掌生育與航海的女神..

太陽神 阿波羅雕像..
看她的膝蓋,很細膩的表現這件衣服的厚度..
希臘 伊瑞克提翁神殿完成於西元前408年..
神殿東面是傳統的 6 柱門面,
南側用 6 根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少女像柱代替石柱頂起石頂..
這六尊女像柱,是屬於愛奧尼亞式的變形..
現在所看到的這些並非真品,由於空氣污染,而由複製品取代..
要看真品得到希臘 衛城博物館及倫敦的大英博物館..

傳說這裡是雅典娜女神和海神波塞頓為爭做雅典保護神而鬥智的地方..
雅典娜在與海神波塞頓鬥爭獻禮中以賜給雅典公民橄欖樹獲勝..
並成為雅典城的保護神..
(以下2張相片,取自網路..)
沒錯,現在希臘 伊瑞克提翁神殿中的一尊女像柱,就在大英博物館裡..
伊瑞克提翁神殿採用愛奧尼克柱式,最大特色就是羊角頭的裝飾..
涅內伊德碑,公元前380年,出土於土耳其南部,
此墓碑為當時的君主所建,融合了希臘和波斯的 圖像設計風格...
大英帝國,真是無所不能,太佩服了,這樣也可以一塊塊支解拼湊帶回來..
為雅典城守護女神雅典娜而建的帕德嫩神廟,是古代雅典最重要的神廟..
西元前447年開始建造了10年才完成..(相片取自網路.)
大英博物館此展館的空間以帕德嫩神廟的原比例建造而成..
再將所有的大理石雕刻排列出來.
人像雕刻或斷頭或缺手或失腳,卻洋溢著濃濃的歷史的陳跡,厚重雄武,巍峨壯觀.
(不過這裡永遠也不是碧海藍天的愛琴海..)
十九世紀早期埃而金勛爵將這些雕像帶回英國,
因此有時又被稱作〝埃而金大理石雕像〝..
它包括許多塊神廟外牆上的浮雕板、一些殘缺的前庭雕像..
以及神廟南牆上的三槽板..
浮雕上刻了長長一列騎手和信徒的隊伍..
表現的是每四年舉行一次的泛雅典娜節..
每一個人物如高級官員與群眾眾神都極有細膩的肌理..
這是出自於菲迪亞斯之手~~完成於西元前440年
我對希臘藝術的感嘆在於這些雕像,
可以把一顆石頭雕出完美的人體比例,而且穿在身上的衣服皺褶還能栩栩如生..
彷彿這些雕像是在動作中的景象..
而希臘神話中人與神之間的愛恨情仇~~在這些雕像中表現無遺..
雅典 帕德嫩神廟東牆上月神塞勤涅馬車上的馬頭(Selene)..
參觀這大廳後就會知道雅典的帕德嫩神廟~~為何只剩下羅馬柱了..
因為神廟裡可以搬走的都在大英博物館了…
(目前雖已被希臘要求歸還~~但還是遭到英國拒絕...)
目前有個受注目的國際官司就是英國與希臘的爭奪戰..
原由是希臘的大衛城被取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雅典奧林匹克山上的大衛城.
在古代文明遺蹟中有一個尖型的屋頂,在屋頂的周圍嵌有精細的雕刻品..
經過戰爭將其打落了下來被損毀破壞後,土耳其把它買下來..
而後在美國、英國、德國及歐洲等其他國家的搶修整理後..
不知何原因就擺在大英博物館供人參觀了..
如今希臘慢慢的強盛了..
於是透過聯合國組織欲向英國索回當年的遺蹟..
現在擺在希臘的是膺品,而真品卻在英國的大英博物館重現,這不是很諷刺嗎?
英國對此特做了一份聲明,說明拒絕歸還給希臘的理由..
「當時倒下了時,是你們自已不要的,而我們也跟你們商討過了..
也經過你們的同意才帶回來整理保護..
經過若干年後,你們自已當時的其他東西在哪裏呢?
而這古文明就是要給更多的人看的..
你們希臘每年才幾萬人或幾十萬人去參觀..
而我大英博物館每年是幾百萬人看的..
這種文明讓更多人看不是更好嗎?
而我們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去保護它,推廣它..
事實上是我們幫希臘文明擴大宣傳,別人才知道有這個東西..
放在你那,還不如放在我這裏,所以我們認為不應該歸還..」
這個官司目前還在持續中...
這也蠻有趣的,各有堅持,靜觀變化發展了..

智利 復活節島上的毛艾巨石像..
下面這些~~應該夠讓我們傷心的畫面..
東方館展的主要的是中國文物,
在前一個世紀英國稱為日不落國, 到世界各地掠奪搜刮,
中國就有超過20,000件古代文物收藏在此並且分批展出..
時間從遠古到近代,
種類從甲骨文, 錢幣, 雕塑, 壁畫, 陶瓷, 漆器, 玉器, 鼻煙壺等都有..
只能說感謝大英帝國保存這些東西,讓更多人認識中國文化..
唐三彩..
龍門石窟白玉立佛
從清涼寺得來的壁畫!那裡可是順治帝出家的名剎!
我忍不住去想,我們被搶的當時的場景是甚麼??
有殺戮,有流血,有戰爭,有哭泣..
一定不是心甘情願的吧!!
如果沒有英國人當時有系統的細心保存,也許會使許多寶貴文物消失.
也因為當時英國的強盛,熱忱的關切考古與探險..
讓這些稀世珍品可以早一步收購或保管....
包括希臘羅馬的地中海文化,兩河流域的文明古國文物..
英國人對這些寶物的保存做得非常的好..
這些藝術品有好的歸宿~也是我們所有人的幸福..
雖然多數都是斷垣殘壁,但是還是極具參考價值.
畢竟千里迢迢的遷移到英國,所有的遺跡旁邊都會有詳細的圖文說明..
參觀者可以憑藉這些圖文了解遺蹟出土的詳細資料,復原圖,背後的意義..
誠如英國所言~這裡所有的館藏不是大英博物館獨有,它們是全人類的資產.
(ps:大英博物館,真是好大好大,我覺得看7天7夜也看不完,
跟團多是匆匆一瞥,很感謝有專業的覽導,也好敬佩她們..
說話像機關槍似的,不會停,也不會忘記哪幅雕像,是哪個典故,真是好厲害!!
帶領我們看比較重點的古物,講解得也很仔細,雖然我都是聽過,卻又馬上忘掉,
但還好大英博物館可以照相,回家看相片,再上網找資料,
感覺心裡就踏實有收穫點了
體驗 日不落國的最佳所在~~大英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