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說都到台南了,重點的古蹟還是要多看幾個..
所以我們一早在小南海,然後又從白河繼續趕過來繼續走我們的古蹟之旅..
安平古堡,古稱「台灣城」,是台灣地區最古老的城堡..
自建城以來,曾是荷人統治的中樞、鄭氏 3 代的宅第..
到今天成為觀光勝地,迭經 300 餘年世事變異..
這座當年曾叱吒風雲的城堡,而今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
只餘斑駁的殘壁,供後世憑念..
明天啟 3 年(1623),荷蘭人在安平建立一座簡單的砦城..
就是安平古堡的前身,天啟 4 年,荷人從澎湖撤退來台灣,在原來的舊城址上,
重新興建規模宏大的城堡「奧倫治城」,又稱為「熱蘭遮城」或「台灣城」.
當時,這座城堡是荷蘭人統治台灣全島和對外貿易的總樞紐..
永曆16年(1662),鄭成功驅走荷蘭人.
3 代駐居此城,籌策反清復明大業,故又叫「王城」..
入清後,政治重心移至府城內,城堡重要性日減,而牆垣也多傾圯失修..
據說,當時居民修築房舍,清廷築「億載金城」,都來此掘取城垣的磚石為材料.
日治時,將城垣剷平,改建紅磚平台與日式海關宿舍..
荷蘭時的城堡建築幾乎全毀於一旦..
後經屢次修建,成為今天的紀念館..
光復後,改名「安平古堡」,目前僅存幾段斷垣殘壁.
經過三百多年的變遷,這座台灣地區最古老的城堡..
今天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有~~
城壁遺跡、磚砌平台、陳列館、瞭望台和古壁史蹟公園..
「古城牆」是由荷蘭人建的「熱蘭遮城」,也就是「安平古堡」的前身..
現今只剩下一堵古榕盤據,厚實又斑駁的城牆..
這才是「安平古堡」的一級古蹟....


目前所見洋樓建築是1930年,由日本海關宿舍改建而成..
民國64年,經重新整修後闢為展示空間..
分別介紹荷據時期至今的安平歷史和風貌..
內容包括:安平廟宇古蹟分布圖、荷人的對外貿易、鄭氏史蹟、鄭荷條約、
沈葆楨在台事略等圖文資料..
同時還展有熱蘭遮城,德記洋行,東興洋行,海山館,單伸手民宅等的模型..
瞭望台..
為一紅頂白牆的高塔建築,是安平古堡的新地標..
登上塔頂,除可俯瞰熱蘭遮城的半圓堡遺跡外,還可遠眺安平街景..
而當年熱蘭遮城的外堡──烏特勒支堡,也就是現在的安平公墓..
以及旁邊的安平小砲台,也一覽無遺..

上瞭望臺囉!..
深具歷史意義的景點~讓人回味多,感觸也多..
紛至沓來的觀光人潮,也替這小漁村帶來無限的商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