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兩張相片,是我們下郵輪參觀尼羅河畔神殿時,在橋上拍到的畫面...
並排在尼羅河的郵輪,數一數,還有多達8-9艘的郵輪並排在一起呢!!
由於要通過水閘的關係,所以尼羅河所有郵輪的長、寬、高都是差不多的.
(衷心的期盼,埃及在經歷去年的革命暴動後,能走向更好的政治制度..
人民的生活能過得愈來愈好,國家愈來愈進步,觀光旅遊事業也能迅速再起)
古希臘學家希羅多德(Historia),乘著白色風帆船溯尼羅河,探索古老文明.
埃及豔后與凱薩大帝,也是航行於尼羅河,巡訪國土親近子民..
近代的名人石油大王洛克斐勒(Rockefeller)和馬克吐溫(Mark Twain).
甚至前美國第一夫人Barbara Bush也以航行尼羅河的方式認識埃及..
到埃及,沒有乘坐尼羅河遊輪,無法追隨上述名人的腳步..
也不能探究生命的源頭與歷程,更如入寶山而空手回..
望著波光微閃的尼羅河,不禁讚嘆這一條生命之河的偉大..
埃及~是尼羅河送給埃及人的禮物..
在古埃及讚歌中提到:讚美你呵,尼羅河!你從地中湧出,滋養了全埃及!
全長6648公里的尼羅河,流經埃及的區域長1200公里,形如一枝蓮花..
開羅以北散成了五條支流如輕綻的花朵..
而開羅以南如一枝迆邐800公里的細莖,流經之地形成了肥沃的三角洲..
這是一條生命之河,是土地豐饒與富裕的根源..
是「糧食的提供者、慷慨的恩人,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
因為,埃及除了尼羅河三角洲之外,其餘96%的面積是沙漠..
換句話說,沒有尼羅河就沒有埃及..
如今~~尼羅河仍是一條魅力之河..
尼羅河有定期氾濫的特點,在蘇丹北部通常5月即開始漲水,8月達到最高水位.
以後水位逐漸下降,1至5月為低水位..
雖然洪水是有規律發生的,但是水量及漲潮的時間變化很大..
洪水到來時,會淹沒兩岸農田.
洪水退後,又會留下一層厚厚的河泥,形成肥沃的土壤..
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就知道了如何掌握洪水的規律和利用兩岸肥沃的土地..
很久以來,尼羅河河谷一直是棉田連綿、稻花飄香..
在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的左右夾持中..
蜿蜒的尼羅河猶如一條綠色的走廓,充滿著無限的生機.
雖然大白天,感覺太陽很大,其實還是挺冷的,尤其在郵輪的頂層甲板上..
感覺我們東方人,還是比較怕冷又怕風..
悠閒待在甲板上~~大多是西方人
(我們農曆過年這期間,也算埃及的冬天..
北非沙漠氣候,早晚溫差很大)..
郵輪移動行進時,在房間裡的落地窗或者是陽台..
看著河岸邊放牧的牛羊,或者是黃土沙漠穿插農田的景象,一幕幕從窗邊飄過..
可以輕鬆感受不同的風土景觀,也是一種特殊的經歷..
當然白天捨不得在房間睡覺..
可是在甲板上也待不久,因為又覺得有點冷,風吹得頭有點痛啊...
所以有時很好笑的畫面就會出現了..
在房間,我坐在椅子上~裹著棉被,就這樣望著窗外尼羅河畔的景色
尼羅河畔~~看不盡的 椰棗樹,香蕉園,甘蔗園....
埃及~~滿是清真寺的回教世界..
「Allahu Akbar~~Allahu Akbar~~」天未亮..
清真寺的廣播器傳來呼喚人們晨禱的聲音~這也是此行難忘的特別體驗.
記得第一天早上5點就聽到窗外傳進來的廣播聲,莞爾也讓人覺得驚奇..
不過~往後幾天,對這些不時會傳到耳邊的廣播聲,就見怪不怪了
埃及是政教合一的國家,因此信仰對所有人來說是很重要的.
官方政府承認的宗教只有兩種: 回教 和 基督教..
因為回基同源都是源自於猶太教,因此除了國教回教外基督教是被認可的.
除此之外其他宗教是比較不被認同的..
不過隨著時代改變忙碌的工商社會下..
回教徒也沒辦法做到一天到清真寺朝拜五次,因此政府想出應變措施:
每個鄰里或固定的清真寺裝上擴音器,時間一到就大聲放送可蘭經..
讓忙碌的人,不管在車上,在上班,在忙做生意..
各行各業的人~~可以跟著廣播聲一起在心中禱告,行使回教徒的義務.
(伊斯蘭教教徒一天祈禱5次的時間是..
晨起時、日正當中時、日落一半時、日落時及入睡時 )
亞斯文大壩施工從1960年開始,於1970年完工..
其水庫在1964年一期工程結束後便開始蓄水..
為搶救水庫區內的埃及文物及古蹟,1960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示下..
展開了大規模的考古搶救工作,24項古蹟被遷移或贈送他國..
1976水庫達到設計水位..
聽導遊李小龍說~亞斯文大壩的興建,讓尼羅河的漁獲變少..
所以當時我看了下面這畫面~~心裡不免憂心難過了起來...
搭尼羅河遊輪真是個很悠閒愜意的旅遊方式..
一天下船走看幾個神殿景點,其餘時間就都在郵輪上..
而且除了3餐外,每天下午4點,還有下午茶時間
晚上9點~~郵輪上也有安排活動...
有些時候是當地人表演,有些時候是與觀光客一起做互動..
有一晚是阿拉伯服裝秀之夜..
好多西方的觀光客~~好多都盛裝出席呢!!!
記得第3天,在伊迪芙,早上早早下船參觀 荷魯斯神殿後..
一整天就沒有下船的行程了..
我們導遊李小龍還好貼心的準備有關 埃及神殿的電影,播放給我們看!!
記得看了一齣是 有關 義大利探險家兼尋寶者喬凡尼巴提史達貝爾佐尼
發現阿布辛貝神殿等等埃及古蹟的電影..
第二齣 是有關 英國考古學家 霍華德‧卡特發現 圖坦卡門陵墓的電影..
記得看電影的時候,滿滿的感動與驚喜..
也拉近了與埃及古蹟旅遊的距離,對這神祕的國度,更加的好奇嚮往..
大家看電影~~都看得欲罷不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