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961_調整大小.JPG

 

 

 

大宮女法國畫家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1780 - 1867)於1814年創造的一副油畫

這幅畫是受拿破崙的妹妹,那不勒斯王國王后卡羅琳·波拿巴的委託而做,顯示土耳其內宮一裸體宮女

宮女的脊柱被刻意拉長,組成「兩個或三個椎體」 甚至「五個椎體」 之多,而使骨盆及下背部加長

這可能代表了宮女的感性陰柔美,此外,她的目光和她的骨盆區域之間的距離

可能是該女人的深度思考和複雜情感的一個物理性表現

IMG_3912_調整大小.JPG

安格爾 (Ingres) 的 Louis-François Bertin 像(路易.伯坦像)

(Portrait de Louis-François Bertin, 1832 ),乍看之下,還真的以為是照片,甚至比照片還傳神

安格爾將這位當年的報業巨人權威的姿態、堅定的眼神,表現得栩栩如生

IMG_3920_調整大小.JPG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     Riviere小姐畫像 1806年

IMG_3926_調整大小.JPG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     菲里伯特·里维耶夫人  作品1805年

IMG_3925_調整大小.JPG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    菲里伯特·里维耶  作品1804-1805年

IMG_3927_調整大小.JPG

IMG_3909_調整大小.JPG

IMG_3910_調整大小.JPG

 

 

安妮路易斯吉羅代(Anne-Louis de Roussy-Trioson Girodet, 1767-1824)是前期浪漫主義畫家 

(雅克-路易·大衛的得意門生)

現場的大洪水(1806年)

IMG_3911_調整大小.JPG

IMG_3913_調整大小.JPG

IMG_3915_調整大小.JPG

IMG_3914_調整大小.JPG

IMG_3916_調整大小.JPG

IMG_3917_調整大小.JPG

IMG_3918_調整大小.JPG 

IMG_3921_調整大小.JPG

IMG_3923_調整大小.JPG

IMG_3924_調整大小.JPG

 

 

勒布倫(1755-1842)和她的女兒 Madame Vigee-Lebrun et sa fille( 1789 年)

IMG_3954_調整大小.JPG

IMG_3955_調整大小.JPG

IMG_3953_調整大小.JPG

IMG_3956_調整大小.JPG

 

 

 

德儂館二層第75展廳內~~拿破崙一世與約瑟芬皇后加冕禮

大衛奉拿破崙之命,花費了整整三年時間完成巨作

用畫卷紀錄下1804/12/2拿破崙在巴黎聖母院舉行加冕儀式的這一不朽的時刻

就像所有的政治宣傳作品一樣,在這幅畫中也有一些對現實的加工:

皇帝的母親端坐于寶座上,位於畫面中間很顯著的位置,而事實上她因為生兒子的氣而沒有出席

拿破崙的形象被理想化了,變得更高更瘦,跪在他面前的約瑟芬皇后,也在拿破崙御用畫師大衛的筆下年輕了許多

由於拿破崙是自己將皇冠戴到了頭上,大衛沒有在畫中表現他加冕的情節

而是最終選擇了不那麼有爭議的約瑟芬加冕作為主題,但坐在拿破崙身後的教皇庇護七世並非衷心為新皇帝祝禱

畫面光線處理的技巧十分嫺熟,在150個人物肖像中,很自然地突出了主要人物

並恰到好處地照顧到某件首飾上鑲嵌的寶石或某件衣物面料的柔滑,從某種角度來說,大衛是現代攝影師的先驅

就像他們紀錄世界重要人物的大事件在報紙上展現出的奢華場景不禁令民眾浮想連翩

而在畫面上所有這些人物中,最生動的應該是身穿紅衣站在畫面右端的外交部長塔列朗(Talleyrand)~

他似乎對這台透著炫耀味道的好戲投去嘲諷的一瞥

(這幅畫還有另一幅一模一樣的彷作,就放在凡爾塞宮裡,

但那幅是在拿破崙失敗後,畫家自我流放到布魯塞爾時完成的,該畫是1825年完成,拿破崙死後四年

據說這幅畫的作者喜歡的反而是凡爾塞宮裡的那幅彷作唷

在包廂的上面是畫家和他的朋友孟格斯,安維及格雷特里,另外大衛把拿破崙的兩姊妹畫在若斯菲娜皇后待從女官中

她們是左起第1,2人,凡爾賽宮加冕圖的不同之處就發生在這個地方,

凡爾賽宮(Versailles)的拿破崙一世加冕圖局部,左二拿破崙的妹妹寶琳公主白紗禮服換成了粉紅色

請留意拿破崙的妹妹畫像,答案就呼之欲出)

 

 

同樣是 大衛畫作  拿破崙一世與約瑟芬皇后加冕禮,羅浮宮與凡爾賽宮都有放置一幅

放置凡爾賽宮的   拿破崙一世與約瑟芬皇后加冕禮  (第二版 1825年)

IMG_3057_調整大小.JPG

凡爾賽宮的加冕圖  左邊拿破崙妹妹的衣服是 "粉紅色"( 在 羅浮宮展示的加冕圖,拿破崙妹妹的衣服是白色)

zeYzOy2V7vxZrxDY7wNZLQ[1].jpg  

 

 

展示於 羅浮宮的  拿破崙一世與約瑟芬皇后加冕禮 (第一版,1804-1806)

Jacques-Louis_David_006[1]_調整大小.jpg

IMG_3931_調整大小.JPG

 

羅浮宮 展示的 加冕圖~~拿破崙的妹妹 衣服是白色的

IMG_3934_調整大小.JPG

IMG_3938_調整大小.JPG

IMG_3929_調整大小.JPG

畫中歷史的背景是這樣的,拿破崙自1799年以來已是法蘭西的至高領袖,他逐步奪權,終於在1804年稱帝

要承繼傳統,請教皇來替他加冕,儀式長達十小時,拿破崙最終是自我加冕

革命期間,教會被禁止活動,許多教士修女被迫還俗,教會財產被沒收歸國家所有

拿破崙重新肯定教會,容許法蘭西人民信奉天主教,但在革命期間沒收的教會財產,教會不能再有異議

與教會修好的過程極為困難,在拿破崙心中,他的權力並非來自上天,而是來自人民~這可解釋拿破崙自我加冕的原因

IMG_3928_調整大小.JPG

IMG_3930_調整大小.JPG

IMG_3935_調整大小.JPG

IMG_3937_調整大小.JPG

大衛是拿破崙的官方畫家,專為這位他非常仰慕的大帝做宣傳

他在畫中拱門左邊站在第二排的中間一位就是畫家大衛本人

還有,中間端坐的拿破崙母親Maria Letizia Ramolino(1750-1836)當天不在巴黎

拿破崙的母親因為反對拿破崙與約瑟芬的婚事,並沒有參加加冕禮,大衛就是按形勢的需要,將氣氛畫得和和諧諧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畫中的人物佔多數是年青的,那跟一般習慣不同,這種場合,許多年青人是不會有資格入場的

畫家就是故意暗示,拿破崙是受有活力的一群人支持的~這是幅偉大的宣傳畫

大衛的「拿破崙的加冕式」(610x931cm),正是以英雄崇拜為名,敲響那時代第一件偉大的作品

站在這件六公尺高,寬九公尺多的大畫前,今天的觀眾很難想像

昔日的畫家是如何將拿破崙在巴黎聖母院加冕的實況,如此逼真而細膩的完整呈現

IMG_3932_調整大小.JPG

拿破崙刻意捨棄了法國波旁王朝傳統的加冕地點 ─ 漢斯大教堂

他選擇了巴黎聖母院,執意以自己的方式行使加冕禮,登基稱帝,企圖凌駕歐洲各國的君主

拿破崙的雄心早已超越了統一國家振作民族的企圖,這位軍事天才的英雄功業,是帶有霸氣的

然而,在這張畫裡,大衛卻選擇了拿破崙為皇后約瑟芬加冠的時刻來表現

在將焦點投注在已戴上皇冠的拿破崙的同時,也將拿破崙強烈的個人色彩,轉移到優雅的皇后身上

這優雅,華麗,莊嚴與慶賀的氣氛,更以一種嚴整的組織和落落大方的表現手法,呈現出一幅逼真的場景

站在這張畫作前的觀眾將會發現,畫中的所有人物,卻是與真人等身大小的

當觀眾往來踱步於這幅九公尺寬的畫作前,將會產生一個身在典禮場景相同空間中的錯覺

但專心觀看一段時間後,細心的觀眾更會發現畫中的主人翁其實比真人還要大上一些

這種貼近真人的比例,既使人感到真實,卻又奇異地增添了一種不可逼視的氣勢

觀者為了看清楚完整的畫面,必須退後,不斷的退後,退至離畫10公尺處

才能將這張模擬聖母院內九公尺場景的大畫完全納入視線之中……

加冕圖的規模龐大,迫使你從遠處欣賞它的整體時,卻不能細讀其中的細節

而在要求你走近去觀看它的局部時,失去把握整體的立足點

它以巨大的畫幅籠罩著觀眾,它以高大的寬度製造了一個看畫的距離

這張畫支配了觀者看畫的方式,它已不再只是一張可供現場觀眾指點品評的畫作了

IMG_3933_調整大小.JPG

 

 

大衛 (Jacques-Louis David)自畫像(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1748-1825)

IMG_3939_調整大小.JPG

IMG_3942_調整大小.JPG

IMG_3943_調整大小.JPG

IMG_3941_調整大小.JPG

IMG_3944_調整大小.JPG

 

 

雅克-路易•大衛《護從搬來布魯特斯兒子的屍體》1789年

當大衛畫「護從搬來布魯特斯兒子的屍體」這幅畫的時候,革命尚末開始

但是早期的革命者已把畫面中的嚴肅性和戲劇性看成是革命繪畫的徵兆

這幅畫是路易十六讓他畫的,儘管當時的宮廷反對,這幅畫還是於 1789 年革命開始的時候在沙龍展了出來  

大衛根據一個戲劇的內容創作了他的故事,在嚴肅的陶立克式柱型(畫家十分喜歡這種柱型,因為它具有樸素的特點)

構成的畫面上有幾個悲愴的婦女,光線正好照在她們身上,面對發生的悲慘事件,她們既絕望又無能為力

左側一個門廊把舞臺分割開來,布魯特斯(西元前六世紀羅馬共和國的第一任執政官,後來刺殺凱撒

引起羅馬帝國一連串的變化)正好坐在那門廊的前側,他被半明半暗的光線包圍著,

這種半明半暗的光線正好提示著正在發生的悲劇,布魯特斯的目光射向觀者,光線照著他兒子的屍體

屍體悲慘地陳列在他的背後,畫面上父親沈默而悲傷的神情,女人們的痛苦而無助的表情

護從無聲而平板的進出及死去的兒子的屍體,就這樣交織在一起,變成了一個戲劇,非常戲劇性的畫面

這齣戲不僅僅是在寫家庭,而且邊涉及到遠超過個人感性的社會大眾對「善」的價值判斷

IMG_3945_調整大小.JPG

 

帕里斯和海倫 The Love of Helen and Paris / 大衛 Jacques-Louis David (西元1788年)

海倫是希臘神話中宙斯勒達之女,被稱為「世上最美的女人」,她和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私奔,引發了特洛伊戰爭

IMG_3949_調整大小.JPG

IMG_3951_調整大小.JPG

IMG_3950_調整大小.JPG

IMG_3952_調整大小.JPG

IMG_3947_調整大小.JPG 

IMG_3946_調整大小.JPG

IMG_3948_調整大小.JPG 

IMG_3957_調整大小.JPG

IMG_3959_調整大小.JPG

IMG_3962_調整大小.JPG

 

想到這些都是幾百或是幾千年前的作品~就讓人好敬佩啊!

IMG_3963_調整大小.JPG

IMG_3964_調整大小.JPG

IMG_3965_調整大小.JPG

IMG_3966_調整大小.JPG

IMG_3967_調整大小.JPG

IMG_3975_調整大小.JPG

IMG_3975_調整大小.JPG

IMG_3970_調整大小.JPG

IMG_3971_調整大小.JPG

IMG_3972_調整大小.JPG

IMG_3973_調整大小.JPG

IMG_3977_調整大小.JPG

IMG_3978_調整大小.JPG

IMG_3979_調整大小.JPG

IMG_3980_調整大小.JPG

IMG_3974_調整大小.JPG

直覺上認為像羅浮宮這麼知名的世界級博物館~應該是嚴格禁止拍照的

不過~~事實是,連我們的導覽員一開始就跟我們說清楚~全部都可以拍照~但是不能使用閃光燈

(此趟法國行~~香波堡,雪儂梭堡,凡爾賽宮,羅浮宮~~展館內部都可以拍照,只是不能使用閃光燈~~

真是覺得~展館內部可以拍照~真是太棒太感動驚喜的一件事了~回家再看相片,再複習~才能更有印象與收穫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們這一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