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旅遊 最重磅的景點上場了~泰姬瑪哈陵
印度人嘴邊時常掛著的戲語「世人其實只分兩種,一種是來過泰姬陵,一種則是沒來過的」
也不難看出,泰姬陵是印度人心目中當之無愧的「國寶」,西元198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泰姬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名單
(哈! 好險啊!終於有完成到最重要的旅遊景點的感覺真好,因為這些年很多的旅程,部落格裡的紀錄幾乎都是有頭沒尾!
2016年9月去北疆旅遊最是誇張,我連一篇都還沒弄在部落格上
2015年的杜拜,阿布達比也是完全都沒在部落格裏面紀錄上,俄羅斯的旅遊中聖彼得堡的部分也完全沒做到
2010年的德國和2012年的西班牙~也都只有做幾篇,行程裡面重要的景點如"天鵝堡"和"聖家堂"..我當然都還沒做到
2014年 阿拉斯加的旅遊只做了2天,重點的極光當然也都還沒做到
2016年 約旦,以色列,巴勒斯坦的旅遊大概只做了1/4
2017年絲路11天的旅遊,我就學聰明,先把最後兩天在陝西的"兵馬俑"完成!也讓我大大鬆口氣!終於有完成最重要的景點
想想我這種"照片全都要記錄在部落格"的愚昧固執,要全完成還真不容易!當然真的也是完全沒必要!實在太浪費精神和時間!
ps:泰姬瑪哈陵~是位於印度北方邦阿格拉的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陵墓,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蹟之一
它是蒙兀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迦罕為了紀念他的第二任妻子:已故皇后姬蔓·芭奴而興建的陵墓,竣工於1654年
泰姬瑪哈陵被廣泛認為是「印度穆斯林文化的建築」
泰姬瑪哈陵被認為是蒙兀兒建築的最精美的例子,結合了印度建築和波斯建築的風格
ps: 1983年,泰姬瑪哈陵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雖然白色大理石圓頂陵墓是泰姬瑪哈陵最讓人熟悉的部分
但整個泰姬瑪哈陵是一個擁有多處建築的複雜建築群,泰姬瑪哈陵大約在1632年開始建造,在1653年左右完工
ps:由東門(也就是正門)進入,另外還有西門和南門
正門外框三邊環繞的可蘭經文,早年建築師已經考量到透視角度可能造成的變形問題,據說外框字型上大下小
以便讓觀者立於地面看到的是大小差不多的字,側角看泰姬瑪哈陵,其實主體呈現的是八角形...................
ps:從主建物平台上回首大門和中央水池,蒙兀兒花園,大門屋頂上前後共有兩排各11枚的白色小塔飾
代表興建泰姬瑪哈陵共歷時22年時間,沙賈汗總計耗時22年興建泰姬瑪哈陵,其中前17年興建陵墓主體,左右兩側的清真寺
(其實只有面對陵墓左側那座才是真正的清真寺,另一側建出外觀完全一致的建物,目的只是為了視覺上的對稱)
外加廣闊前庭上的蒙兀兒花園,從花園和清真寺的建置,又再次證明沙賈汗根本就當他老婆依然還活著
這些都是要讓穆塔芝生活、作息、遊憩和祈禱所必備,至於而後又讓他多花5年時間興建的磚紅色長方形外牆
據說是因為沙賈汗不願讓閒雜人等隨意闖入愛妻的生活領域,才在主體建物落成後補蓋
ps: 泰姬瑪哈陵的泰姬二字,是Taj的音譯,為皇冠之意,因此並不能稱呼葬於此的亞珠曼德·貝儂·比古姆為泰姬
亞珠曼德是沙迦罕父親賈漢吉爾的第20個妻子~茉荷茹妮莎的姪女,1612年與當時還是庫拉穆王子的沙迦罕結婚
被賜予慕塔芝瑪哈(Mumtaz Mahal)的封號,入宮19年,苦於多孕,生有8男6女
1630年,姬蔓·芭奴在第14次分娩Gauhara Begum時,不幸感染產褥熱,死於南征的軍營中
臨終前向沙迦罕提出了3個遺願,其中一項就是為她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麗的陵墓
ps:在泰姬瑪瑪哈陵附近是不能停車的,因此遊覽車會停在最近的停車場再步行進去,然後搭乘官方接駁電動車進去..
印度還真的甚麼都不該奇怪,即使泰姬瑪哈陵是印度最最最著名的觀光勝地,但是停車場依舊是塵土飛揚
不過靠近泰姬瑪哈陵這裡的馬路就正規多了~這裡的馬路兩旁的人行道上就舖有地磚,道路兩旁不是塵土飛揚的景象了
ps:蒙兀兒皇帝列表~六大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