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套 丞立說的話~~那還真的甚麼景點都不用期待了!因為都大同小異!!
歐洲國家來了那麼多次,點名點到的大國家應該都到訪過了!首都就是這樣,古城古蹟就是這樣,田園風光就是這樣~~
如果都覺得~~還不就是那一回事的態度想法,那歐洲國家或是其他任何地方還真的都沒有甚麼可期待和需要感到嚮往的了!!
還好我一直都有顆熱忱新奇的心~~所以我覺得每個地方我都很期待 很興奮啦!!
維也納~~聽過多少次的地方啊! 我終於親自到訪了!很開心雀躍!! 雖說與這樣的國際化都會區相比較, 我更喜歡鄉間古城小鎮.
不過能有機會有緣分到訪~~還是希望好好的把握珍惜~~好好的去體驗感受!!能體驗到,感受到的都是屬於自己的!!
午餐!
用金色月桂葉組成的巨大金球~這兩天在維也納進出幾次~~看到好多次 這金球
建於1887年分離派會館,外牆是用金色在白色的牆上,細膩的繪畫出花紋,維也納人把這個金球暱稱作『包心菜』
(1897年以克林姆為首的年輕畫家、建築師、室內設計師發起所謂的"分離派運動",取名"分離派",象徵與官方的藝術家協會分道揚鑣
自外於當時社會的主流文化~復古主義(以環形大道為代表)
值得玩味的是,領頭的克林姆與華格納都曾經在復古主義的藝術中大放異彩,但最後仍走向顛覆過去的革新運動
而他們所引發對藝術表現的省思繼續啟發及衝擊後進新秀,在封建守舊的帝國時期,這群忠於自我並為藝術尋找新出口的藝術家寫下一頁光彩的歷史
他們並於1898年建立分離派會館,由華格納的學生Olbrich設計,鍍金圓頂的四方形會館,為標榜新藝術"青春派藝術"的革新運動豎立起實質的標竿
在藝術表現層面,分離派的成立及特殊的繪畫風格,受到拜占庭鑲嵌藝術影響,這類創作形式特別適用於當時壁畫的鑲嵌,他們選擇玻璃材質,而非石頭
當玻璃受光時造成特有的反射效果,造成閃爍、多樣的變化,讓人目眩神迷,在當時被稱作"非現實的幻象")
四座方形塔樓構成的屋頂,鑲架著月桂葉金球,正面刻著創辦人的金色格言:給每個時代藝術,給藝術自由
這正反映出當代藝術家突破傳統禁錮的思維!但當時的保守派藝術家卻戲稱這顆美麗的金球是"金色甘藍菜"!!
奧圖華格納(1841-1918),出生於維也納,奧地利著名的建築師,城市規劃師,維也納分離派的代表人物,維也納藝術學院教授,《論現代建築》作者
維也納有超過10個以上的國家劇院及私營劇院,音樂演奏會、歌劇可說是天天都有
在眾多歌劇院當中,以巴洛克建築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最為重要,與 義大利米蘭斯卡拉劇院,法國巴黎加尼葉歌劇院並稱歐洲三大歌劇院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所有的表演都由世界一流的團隊演出世界一流的歌劇,能毫無重複的在一年300個晚場演出不同的歌劇
節目也是半年前就先排好,最佳的歌劇一般會安排在冬春季的文化節期間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原是皇家宮廷劇院,1869年開幕首演由音樂神童莫札特演出《 唐璜 Don Juan 》,建築在二次大戰幾乎全毀
1955年重建開幕則演出了貝多芬《 費得里奧 Fidelio 》,世界上一流的指揮家、演奏家、作曲家、歌手、舞者,無一不以在此演出視為畢生成就
也許會有人覺得在世界級的歌劇院欣賞表演是件奢侈的事,但其實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開放超便宜的站票,顯示音樂在維也納是無分階級的
音樂就是維也納人的靈魂,能用比電影票還便宜的價格看到世界一流的歌劇
對於市民陶冶文化心靈完全是一大助力,攜家帶眷也不會成為負擔,真的好羨慕啊!!!
聖史蒂芬大教堂,是天主教維也納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又被稱作 “維也納心臟” ,常被選作奧地利商議國家大事的地點
教堂的歷史可回朔到1147年,如同其他古老的教堂,歷經幾次重建、火災、天災、戰亂,最後在1948年展開整修、1984年完工
有些部分仍保留幾百年前的建築體,風格新舊交雜,既有羅馬式建築,也有哥德式特色
聖史蒂芬大教堂是世界第二高的哥德式教堂,第一高當然是 科隆大教堂 Cologne Cathedral 啦!!
教堂兩側各有一個高塔,很特殊的是,南塔北塔居然是完全不對稱的(北塔68.3m、南塔136.4m,高度居然插了整整一倍)
北塔在蓋了60公尺時因為國庫困窘而做了文藝復興式的綠圓頂收尾,沒有蓋完,這個聽起來很囧的故事也成就今日雙塔不對稱的極大特色
與多數歐洲老教堂相比,聖史蒂芬大教堂的拼花屋頂 tiledroof 可說是最大特色,近看遠看都很震撼
(教堂往往是最能展現國家在地歷史,王室興衰最好的地方,也絕對是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如果來到維也納,要錯過這個景點也很難)
黑死病 (鼠疫)是歐洲中世紀最可怕的瘟疫,14世紀開始大流行後蔓延到全世界,反覆流行造成了全世界約7500萬人死亡
一直到18世紀後致命性的瘟疫才有明顯趨緩,黑死病不僅僅帶來疾病、死亡,更改變歐洲的人口、社會地位、生活型態,甚至是藝術
因為這場災難,社會階級不再變得不可打破,封建制度敗壞,貴族可能全家病死、農奴因此成為新地主及富豪,連羅馬天主教會的地位都深受挑戰
當生命隨時可能消逝,人們變得樂於「及時行樂」,極盡奢華的享樂主義興起,深怕哪天也受到黑死病死人的青睞
此外,歐洲人也開始更加注重衛生安全,建材的提升、火葬普及、下水道汙水系統的開發…等等,都是黑死病所帶來的影響
「1679年 維也納大瘟疫」算是晚期比較嚴重的黑死病,維也納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死於瘟疫
哈布斯堡王朝雷翁波特一世 Emperor Leopold I 下令建造 黑死病紀念柱 ,1693年完工,紀念柱算是他對上帝的一種奉獻及承諾
黑死病紀念柱 除了紀念死去的維也納人,也感謝上帝的守護,更利用建立紀念柱提醒世人不要忘記這上帝的逞罰 (柱身碑文的意思)
黑死病紀念柱也稱作三位一體紀念柱,是三個面向的,可從不同的角度觀賞繁複精工:
摘掉皇冠正在祈禱的皇帝、也有聖人打倒黑死病化身的女巫、更有許多看起來很痛苦掙扎飽受黑死病折磨的人像
除了宗教以外,贖罪、死亡、憂鬱、黑暗…等等題材出現在藝術雕刻上,這些也都是黑死病帶給歐洲的藝術衝擊
黑死病紀念柱是相當華麗的巴洛克風格代表雕刻,遠遠看有許多曲線元素,近看雕刻充滿動感,不太規律、豪華且澎派
許多奧地利的建築及藝術風格都深受影響,其實為了慶祝黑死病的離開,歐洲各地也都看得到黑死病紀念柱呢!!
當你了解黑死病意義的同時~也許就不會覺得它只是一根柱子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