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位於中國安徽省南部的黃山腳下,是一座有著大量明清時期歷史建築的古村落
村中還構建了完善的水系和頗具特色的「牛」形布局,是徽州民居的典型代表
2000年,包括宏村在內的皖南古村落在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上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2001年,宏村古建築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2003年,宏村被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稱號
宏村位於安徽省南部的黟縣縣城東北11公里處,現為宏村鎮的駐地
整個村落坐北朝南,背靠黃山的餘脈雷崗山,西面有邕溪河和羊棧河流淌而過,全村面積約28萬平方米
宏村始建於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最初叫作弘村,是汪氏家族的聚居地
明永樂年間,汪氏族長請風水先生勘定環境,重新布局了建築,並引水入村
清代中期,村中再次進行大規模的興建,並為避乾隆帝「弘曆」之諱,而更名為「宏村」
村內現在依然留存了大量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其中明代建築1幢,清代建築102幢,民國時期建築34幢
大都保存完好,是徽州民居的典型代表
走進宏村,首入眼簾的是大型的人工湖~南湖
平靜的湖面倒映著天上的白雲,一棟棟青磚瓦舍白牆,躍動於漣漪之中
貫穿湖心的堤壩上拱橋如畫,讓人宛如置身於畫屏中
宏村的一大特色是它有著一套完善的供水系統,村民們將村西的河水引入村內,開鑿了一條近1米寬的水圳
九曲十彎,為各家各戶提供生活用水,同時也起到調節氣溫和美化環境的作用
水圳在村的中部形成半月形的月沼,又在南部形成弓形的南湖,構成了宏村獨特的風貌
以雷崗山為牛頭,村口的兩株古樹為牛角,月沼為牛心,南湖為牛肚,蜿蜒的水圳為牛腸,民居建築為牛身
四座古橋為牛腳,形狀惟妙惟肖,稱作「山為牛頭樹為角,橋為四蹄屋為身」
「宏村」位於黟縣的東北部,距離黟縣縣城僅10公里,根據考證,此城建始於南宋時期,已有八百多年歷史
這個偏僻山區的古村落,以秀麗的南湖風光,奇特的牛型村莊,恢弘的徽州建築房舍
征服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的青睞,隨著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揚名國際後,使得原本寧靜祥和的山區小城
頓時~~成了觀光的新景點~~為小城添增了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