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宮坐落塞納河右岸,1190 年時僅為防禦性城堡,十四世紀查理五世改為宮殿
十六世紀弗朗索瓦一世重建後四百年間就不斷整修擴建,兼有哥德式和文藝復興時期風格
原本是法國的王宮,自法國大革命期間,開始對外開放長期珍藏收集的藝術珍品
1793年對外開放
羅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由華裔建築大師貝律銘設計,它是美術館新的入口
也把自然天光引入古老空間裡,更成為巴黎的新地標
除了羅浮宮博物館入口的大金字塔外,拿破崙廣場上另外還有三個小型金字塔
金字塔下方是羅浮宮購物商場,有許多商店和紀念品、服飾店
1: 透明玻璃金字塔 所在的廣場~拿破崙廣場
2:蘇利館(Sully wing)
3:德農館(Denon wing) 緊鄰 塞納河
4:黎塞留館(Richelieu wing)
5:方形廣場:就是一般所稱的 舊羅浮宮,建於12世紀,是由法國國王 奧古斯都 所建
是羅浮宮建築群中最早建構而成的部分
6:卡魯索凱旋門~所在位置 即為 杜勒麗花園(原本的 杜勒麗工已被燒毀)~所以這廣場也稱 卡魯索廣場
7:花廳:卡魯索廣場 兩側各有一排建築,緊鄰塞納河畔的建築,是編號7 的 花廳,它與德農館位在同一側
兩者之間由一組長廊型的建築相連,這一長廊便是極富盛名 的 大陳列館
8:瑪森廳: 卡魯索廣場 的另一側,便是瑪森廳,是為紀念瑪森夫人而命名,瑪森廳原來 杜勒麗宮的一部分
瑪森廳與 黎塞留館位於同一側,兩者之間也有一組長廊型的建築相連
行程第5天,因為免稅店和 歌劇院 就在羅浮宮旁邊,所以那一天我們就有利用自由活動時間先來參觀羅浮宮外觀..
行程第七天~要參觀羅浮宮博物館~~所以羅浮宮~~我們又來啦!!
這一天~天氣很好!!
依然利用時間~~到處走走看看!!
卡魯索凱旋門建於1806年到1808年間,做為杜樂麗宮(Palais des Tuileries)的入口
卡魯索凱旋門高19米,寬23米,厚7米,中央拱門高6米,兩側較小的拱門高4米
其外部有8根科林斯花崗岩圓柱,頂部是8位帝國士兵
隨著宮殿的消失,卡魯索凱旋門變成卡魯索廣場的主要標誌
它在1806年被委任建造用來紀念拿破崙前一年的軍事勝利(奧斯特利茨戰役)
更為著名的大凱旋門也於同一年設計,但它花了三十年去完成建造,而且大約是其兩倍大
杜樂麗花園~興建於1564年,1667年首次對外開放
從15世紀的皇室庭院,到對外開放~記錄法國皇室輝煌過去,到現今成為巴黎人喜愛放鬆、休閒的娛樂場所
(第三共和國時期拆除了已成廢墟的杜樂麗宮,讓原來一直封閉在廣場中的羅浮宮建築群第一次暴露在城市景觀裡
並成為巴黎東西歷史軸線的起點,這條軸線起自蘇利庭院,經杜樂麗花園、協和廣場、香榭麗舍大道至凱旋門)
拿破崙駕馭四匹鑲金青銅戰馬的戰車,兩旁由鍍金的和平與勝利女神守護著
象徵帶領騎兵迎戰的光榮之役
所以卡魯索凱旋門(小凱旋門)又稱 騎兵凱旋門
(那些戰馬雕像原是拿破崙自威尼斯 聖馬可廣場擄獲的戰利品,但已於1815年歸還義大利,目前所看到的是複製品)
玫瑰色大理石的淺浮雕表現了拿破崙的外交和軍事勝利,描繪《普雷斯堡和約》,拿破崙進入慕尼黑
拿破崙進入維也納,奧斯特利茨戰役、提爾西特條約和烏爾姆投降等場景
卡魯索凱旋門 連接著 羅浮宮 和 杜勒麗花園
(杜勒麗花園 連接著 協和廣場 和羅浮宮)
從星形廣場凱旋門起,經過香榭麗舍大街到協和廣場,這條筆直的道路,便是巴黎的歷史軸線
也只有巴黎,才值得擁有這樣的中軸線
巴黎的歷史從西岱島開始,跨過塞納河沿著這條歷史軸線向香榭麗舍大道方向延伸
(大凱旋門-香榭里舍大道-協和廣場-杜勒麗花園-卡魯索凱旋門-羅浮宮)
左邊的 黎塞留館 & 中間的 蘇利館 & 右邊的 德農館
穿過了蘇利館~來到 方形廣場
就是一般所稱的 舊羅浮宮,建於12世紀,是由法國國王 奧古斯都 所建,是羅浮宮建築群中最早建構而成的部分
羅浮宮好大好大啊!!
而且建築群好相似~~感覺到處都有出入口!!
所以更要好好保持警覺性~記住來時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