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布羅尼克(Dubrovnik),古稱拉古薩,克羅埃西亞南部港市
此城面臨著義大利半島的東岸,位於杜布羅夫尼克地峽之末端,以風景優美聞名,是熱門的度假勝地
有「亞得里亞海之珠」的美稱..
Dubrovnik 的舊城由一道圍牆所包圍,圍牆內幾乎是清一色的紅頂樓房,圍牆外是一望無際的蔚藍色亞德里亞海
這樣的美麗畫面雖能緊扣遊人心弦,卻不能喚起政客和野心家的惻隱之心
在前南斯拉夫的內戰中,Dubrovnik 飽受刻意的炮火摧殘,還幸戰後 Dubrovnik 很快得到重建
今天除了舊城內的幾塊紀念碑,山坡上破壞了的纜車遺跡,以及深印在居民心中對敵人的怨懟
已看不出多少戰爭的痕跡....
進古城時,在遊覽車上,就看到停靠岸邊一艘艘的大郵輪~~
領隊說~一艘大郵輪大約有2000位旅客,那時看到4艘..
果然~剛進城~~就可以感受到滿滿的人潮
第一次~看到一個古城~頓時間湧入了大批的觀光人潮~
那感覺~~還真的很新奇~~也有點恐怖~~到處都是人頭~~~
(這些坐郵輪的觀光客~我們剛入城的時候,他們都在等集合 上船~~所以好多人聚在這裡啊)
下午2點20分抵達 杜布羅尼克 ~~先去吃午餐!!
杜布羅尼克曾歷經東羅馬拜占庭,威尼斯共和國,匈牙利,奧圖曼帝國的統治,所以建築本身會有不同的味道
1667年發生大地震不但奪走超過5000名居民的性命,更將整個城市給幾乎夷為平地
1806年,拿破崙順利佔領了杜布羅尼克,但在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又將其讓給哈布斯堡王朝(奧匈帝國)
直到1918年奧匈帝國滅亡,杜布羅夫尼克於是便被併入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及斯洛維尼亞領土
成為前南斯拉夫王國一員(Kindomof Yugoslavia),名稱也正式由 Ragusa 改為今日大家所熟知的 Dubrovnik
St Blaise 是Dubrovnik的守護神,十世紀時曾保護Dubrovnik,免受威尼斯人的入侵,所以城內到處是它的塑像
大歐諾弗里耶水池 ~Big Onofrio's fountain據說這是老城以前的供水系統
當大部分的城市還在用雨水解決用水問題,Naples工程師利用二個水道將12Km外的水引入城內的這個噴水池
它共有16面,每面的雕刻都不相同
原來的用途是為了讓進城來的人能先清洗乾淨,避免將當時流行的瘟役(黑死病)給帶進城來
(據說入城時在水池的噴水口洗洗手,可以驅除厄運)
史特拉敦大道Stradun Ave
是由古城入口派勒城門Pile Gate進入一直延伸至市中心的努那廣場Luza,長度約200公尺
街道的兩旁呈現著巴洛克式建築及白色地磚,是歐洲最美的街道之一
3點25分用完餐~~開始城市觀光!!
這時候~~可以明顯地感覺出~~古城沒那麼多遊客了!!
大概郵輪行程的遊客~~都上船了吧!
重建於1929年的鐘塔 Bell tower,上面有指針式的時鐘,也有羅馬加阿拉白數字顯示的鐘,下方的金球與月相有關
史邦札宮Palača Sponza ~修建於16世紀,至今基本保存著原來的樣子
聖布雷瑟教堂St Blaise's Church是義大利巴洛克式教堂,修建於 1715 年
為紀念杜布羅夫尼克的守護者而建,教堂上方也是St Blaise塑像
奧蘭多石柱 Orlando Statue,自1418年就已豎立在此
他是中世紀史詩「Chanson de Roland」中的傳奇人物Orlando(德國都叫Roland)
傳說中Orlando在洛克姆島(Lokum)附近打敗阿拉伯因而拯救了杜布羅尼克,因此成為自由與獨立的象徵
始建於十四世紀的 聖方濟修道院(Franciscan Monastery)
附設的藥房至今仍運作,部分闢作一間小博物館
杜布羅尼克~亞德里亞海明珠,又稱 城市博物館,年均溫19℃,夏季氣溫約26℃,冬季氣溫約11℃
杜布羅尼克(南斯拉夫語為「橡樹林」之意)於西元7世紀中建城,該地區是列強的必爭之地
15世紀建立了『杜布羅尼克共和國』~直到拿破崙軍隊侵略,『杜布羅克共和國』時代結束
西元1667年發生的大地震,讓大部份房屋受創
為保持房子的整齊外觀,重建時將所有屋頂以同樣的材料人工搭建而成
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儘管如此,杜布羅尼克仍在1991年遭南斯拉夫軍隊投擲超過2000枚炸彈,三分之二的房屋被破壞
幸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協助,大部分已被陸續修補完成
古城內仍保存著13至16世紀建的古城及城牆,完好地保存著14世紀的教堂,修道院及鐘樓
有羅馬式的、哥德式的、文藝復興和巴洛克風格的,其他全是一排又一排紅瓦屋頂的古歐洲建築
街道都是中世紀的模樣,活生生的古城~~
感受到它所經歷過的歷史痕跡與那些老舊歲月~讓你置身其中,恍如時光倒流一般!!
斑駁的石牆,美麗的燈飾,浪漫的小巷~~像走迷宮般享受著每個街角帶來的驚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