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德國及葡萄牙好手所雕塑的「羅馬攻城─戰爭的榮光」..
靈感來自北非戰火不斷..
葡萄牙沙雕手說,大型沙雕最困難在維持結構和平衡..
常常要從遠處觀察作品是否在同一水平線上..
再加上沙子是鬆散的,維持比較困難..
一人的榮耀,是以眾人的犧牲來達成..
雖然Caesar得到戰勝的榮耀,卻是多少羅馬鬥士的生命所堆砌而成的..
儘管軍隊的陣容壯觀、動人心血,但隱藏在後面是多少平民的血淚..
而戰爭後又帶來許多人與人、民族間的仇恨..
而最近新聞報導裡的殺戮畫面,再再顯示出戰爭的殘酷..
讓我們體認到和平的可貴..
三百壯士..
日本作品~~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神話..
以古希臘神話為創作題材..
雕刻呈現有翼人面水牛身的 shedu (雪度) 和lamassu (拉瑪蘇)..
象徵這次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的守衛精靈..
另外雕塑肌肉發達及擬人化的獅頭人身,呈現希臘雕刻線條之美..
另外阿卡德國王鬍鬚怎樣用沙子材質細膩的表現..
最有意義的是雕塑巴貝爾塔,巴貝爾在希伯來語中有「變亂」之意..
據《聖經•創世記》第11章記載,是當時人類聯合起來興建..
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
但上帝卻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計劃因此失敗..
此次在福隆沙灘呈現此塔,象徵世界各國沙雕師雖然說著不同的語言..
卻能攜手合作,積沙成塔,完成台灣沙雕史上規模最大的創作..
台灣感動100~
配合建國百年,以台灣100個感動故事為為題..
呈現多元文化社會,人文建築,地標風貌,生態環境,豐富物產及節慶活動等場景.
表達台灣寶島精彩生命力..

我想今天看了這麼多的精采沙雕!!
鈞鈞最有印象與最喜愛的~~該是海綿寶寶了!..
沙雕的製作過程 ~
1、堆沙:是製作沙雕的第一步,一般而言,型體在1.8米以上用模板堆沙..
型體較小(一般在1.8米以下)用手工堆沙..
堆沙時應遵循金字塔式結構原則..
2、切大塊面:根據沙雕內容,用大鏟刀把形體大的塊面切割出來..
應自上而下,留較多餘地,以便逐步深入並保證沙堆的牢固..
3、自上而下局部完成:沙雕與其他材料的雕刻不同..
為了防止沙雕的不斷風化,必須放棄其他雕刻門類整體
局部 整體這一製作定律,而把整體放在心上..
局部一次完成,直至底部..
4、噴膠:分幾天完成的大型沙雕單體一般在一天工作結束前噴膠
(其餘時間儘量用噴水來防止風化),一天之內完成的小型沙雕,
則在完成後全面噴膠,必須均勻,全面,不能放過每一個小細節..
六、沙雕的保存和修補
沙雕被稱為“速朽藝術”,它在一定的時間內自然消解..
猶如一座古代城堡在悠遠的歲月中不斷風化,直到廢墟,最後返歸自然..
所以從本體上講,沙雕不存在刻意保存,收藏等問題,但是由於沙雕的商業因素.
人們還是最大可能地延長每組沙雕的壽命,這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保存和修補的問題.
每件作品完成後的噴膠是沙雕保存的關鍵,所以噴膠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噴膠前,應首先用噴霧器把整個沙堆全部噴濕,以便膠水迅速和均勻地滲入。
2、噴膠要均勻、仔細、充分,不可錯過任何一個細節,以免一小點漏噴而迅速擴大風化面積..
出現漏沙現象,直至損壞..
3、把噴膠用的膠水以1:4左右的比例和水勾兌,並盛於專業大型噴霧器,即可噴膠.
4、如遇天氣變化較多,可在天晴時適當多噴幾次,以增加牢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