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蘋果,amy和kayo的邀約..
讓我們又度過了一個美好愉快又健康的一天...
草嶺古道是先民開闢淡水廳到噶瑪蘭廳之間的淡蘭古道中之一段.
為介於新北市貢寮區遠望坑到宜蘭縣頭城鎮大里之間的山區路徑.
全長8.5公里,經過新北市及宜蘭縣兩縣分界山的「草嶺」.
故稱之為「草嶺古道」.
開闢的時間大約是在清朝乾隆末期,距今有200多年.
古道的鋪設採用當地最常見的砂岩作為材料,石磴如梯.
後來歷經日人的拓寬、頭城鎮公所的開路以及東北角管理處重新以砌石鋪設.
成為一條古意盎然、兼具知性與感性的健行步道.
沿途可見夾道的常綠闊葉樹林和人工栽培的針葉樹.
以及最具亞熱帶雨林特色的筆筒樹;
沿著緩坡上升,一路經過古樸的跌死馬橋、仙跡岩.
清代總兵劉明燈所題刻的「雄鎮蠻煙」摩碣以及「虎字碑」.
登至最頂時,路旁可見一間石材建造的福德祠,同時供奉著土地公與土地婆,
祠前立有北宜兩縣的界碑..
迄今已邁入第十一個年頭的東北角海岸秋日最夯活動—「草嶺古道芒花季」
於101年11月1日至11日在草嶺古道沿線經典再現!
今年取「十一」之諧音,以「拾憶秋芒」為活動主軸.
除了「草嶺古道」全長8.5公里的經典路線外.
也持續在「遠望坑親水公園、客棧遺址、護管所、大里遊客中心」四站
推出嶄新的「集拼圖換神秘禮物」遊戲..
及「店小二奉茶」、「拓碑及捏麵人教學DIY」、「大里天公廟吃平安粥」
「免費搭乘靈鷲山專車上山賞芒拿贈品」、「東北角之友好康禮」、
「華山基金會二手愛心市集」內容,加碼服務廣大遊客..
並搭配旅行社及周邊商家好康優惠,讓遊客從草嶺古道出發,
體驗「拾憶秋芒」的美好樂趣..
遠望坑親水公園..
這是我們第二次來草嶺古道..
記得昀 2歲多的時候有帶她來爬過一次(呵呵!! 當然都是老爸揹揹抱抱啦!)
那時候,車子停在這邊,是從這邊開始爬起!!..
(所以今天多走挺長一段路呢!! 有芒花季活動,車子都不能開進來)
好像第一次爬山~~遇到爬山 塞"山"的現象...
而且幾乎一路塞上山(因為幾乎一路都是上坡)
呵呵~~今天來爬山健身的民眾 真是好多好多好多啊!!
「雄鎮蠻煙」摩碣位於古道半山腰、海拔約240公尺處.
相傳是清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劉明燈北巡噶瑪蘭,
行至山腰之際大霧彌漫方向難辨,並聽說當地常起蠻煙瘴霧危害過往商旅.
故就地題下「雄鎮蠻煙」四大字摩崖刻勒在石碑上,藉以鎮壓山魔..
有首古詩描述「雄鎮蠻煙」碑:
「雄」旁其卯星,「鎮」迫龍更抱心胸.
「蠻」氣霏霏龍吸雨,「煙」兌亨亨虎吞風.
「雄鎮蠻煙」四字雄渾豪邁勇而有力,現已被列為三級古蹟..
以草書所勒的「虎」字碑..
矗立在海拔約330公尺、接近嶺頂隘口處山徑步道旁約4公尺處的一石塊上.
上款落有「同治六年冬」,下款為「臺鎮使者劉明燈書」.
相傳當時劉明燈出巡噶瑪蘭,路經該處被風暴所阻,
故取「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之意.
而以芒花為筆,就地揮毫題下「虎」字勒碑鎮風..
與「雄鎮蠻煙」摩碣同為三級古蹟.
從這些彌足珍貴的歷史古蹟,可窺見先民蓽路襤褸以啟山林的拓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