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4138_調整大小.JPG

IMG_4134_調整大小.JPG

IMG_3756_調整大小.JPG

IMG_4128_調整大小.JPG

IMG_4129_調整大小.JPG

MAP-m[1]  

floor[1].gif    

 

館內四通八達 

IMG_4104_調整大小.JPG

IMG_4105_調整大小.JPG

IMG_4107_調整大小.JPG

IMG_4108_調整大小.JPG

 

 

金字塔入口處(由拿破崙廣場上方進入 羅浮宮)

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為羅浮宮設計了一個玻璃金字塔入口,這讓許多人士無法接受

認為如此古典的造型卻用現代的建材,這將與高雅的羅浮宮格格不入

但貝聿銘認為將簡約而富現代感的金字塔作為羅浮宮的入口

就如同人們由古埃及文明開始進化,一直探索至近代的藝術演變,是具有象徵意義

同時,玻璃金字塔保留了羅浮宮的景觀

從透明玻璃中可以反映出四周中世紀建築物,把巴黎的陽光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直到今日,這項重要的建築設計,終於令法國人印象改觀,越來越多人樂意接受這設計

讓玻璃金字塔繼艾菲爾鐵塔後,成為巴黎的另一個重要的城市地標,並成為巴黎著名的景點

IMG_3764_調整大小.JPG

IMG_3748_調整大小.JPG

IMG_3745_調整大小.JPG

IMG_4110_調整大小.JPG

IMG_3744_調整大小.JPG

IMG_3773_調整大小.JPG

IMG_3763_調整大小.JPG

IMG_3759_調整大小.JPG

IMG_3761_調整大小.JPG

IMG_3760_調整大小.JPG

IMG_3743_調整大小.JPG

IMG_3746_調整大小.JPG

金字塔基座樓版,也就是地下層上方的天花板為「格子樑」結構

為了要擁有大跨度的空間,讓入口廣場的中央不需要因為立柱而形成動線障礙,使用「格子樑」是很普遍的做法

但是貝聿銘卻細心的將「格子樑」結構中的每一個「格子」做成「梯形方錐」(被削去頂端約三分之一的金字塔)

換句話說,遊客可以想像在大型玻璃金字塔由下方無數個小型的金字塔支撐著

此外,由於金字塔是由空間桁架與玻璃帷幕所構成,不但為地下層引進了歐洲溫暖的陽光並且減少能源消耗

也在樓地版上形成了光影,隨著時間的推移,地上的光影也跟著移動,使得整個建築因而產生了韻律感與張力

在地面上的玻璃金字塔被羅浮宮主體建築所圍繞,在陽光的照耀下,遊客可以看到映照在金字塔玻璃上的羅浮宮

減低了現代金屬材料對於景觀衝擊,也將相隔數百年的建築融合在一起 

IMG_3769_調整大小.JPG

IMG_3768_調整大小.JPG

IMG_4113_調整大小.JPG

IMG_3766_調整大小.JPG

IMG_3767_調整大小.JPG

玻璃金字塔高21.6六公尺,底寬35.4公尺,有四個面,每一面都由六百多塊菱形玻璃拼成

根據雅虎網站博客的說法,華裔美籍的優秀建築師貝聿銘當時認為

原本的皇宮已與博物館的空間需求相牴觸,過去大家來到這裡,連維納斯、蒙娜麗莎都不容易找到

每個人匆匆一瞥便精疲力竭且大失所望地回家

於是貝聿銘認為只能善用在羅浮宮拿破崙內庭長達七百公尺的新開挖地下層

使表面沒有改變的舊皇宮,變成當代使用的新博物館

但是地下層的象徵物,這個關鍵設計的形狀使得大師也頗感困惑

最後,因為在最富盛名的華府國家畫廊東廂增建案地下穿廊的時候,他就用了玻璃金字塔結構

之後的好評不斷~於是他再度重用金字塔,但這次卻差點栽個跟頭

當時的法國文化人認為,羅浮宮是巴黎的象徵,掉下來一座金字塔是一種文化侵略

而且一座玻璃體在一群歷史遺產之中,似乎是抹煞了文化價值的延續,更像是一個陵墓

批評的人說設計的金字塔有如指甲劃過黑板的尖利聲,有些法國人咕噥道「巴黎臉上的一道疤」

當時的法國人恨透了玻璃金字塔~也恨透了貝聿銘

根據當時貝聿銘的摘錄,他曾表示:「巴黎人,罵了我一年半

不過,優越的法蘭西人可沒輕易放過這個外來「和尚」--金字塔?你懂我們的文化嗎?」

巴黎人認為太『花裏胡哨』,叫我不要動他們的千年國寶!法國報紙管我叫金字塔的『貝法老』

巴黎人開始流行戴圓形小徽章,上面寫著『為什麼要造金字塔?』

再說我從美國來,法國人看不起美國人,他們問密特朗為什麼法國人自己不可以修?」

現在,多數人都願意多花點時間,排隊從金字塔進入羅浮宮參觀,而不願意走另外兩個沒有特色的入口

根據雅虎博客的評論,貝聿銘作的最大更動,是改變了羅浮宮的方向,把入口設計在拿破崙廣場

這樣就使得每一位從入口進去的訪客,要走到任何一個展覽區的距離都大幅縮小

羅浮宮很大,現在去羅浮宮參觀的人還是會覺得走一、兩百碼 的走道很長很遠

然而二十幾年前,從舊入口走到最偏遠的展覽區,最長的一條走道的距離超過一公里

IMG_3751_調整大小.JPG

IMG_3758_調整大小.JPG

IMG_3754_調整大小.JPG

IMG_3753_調整大小.JPG

IMG_4109_調整大小.JPG

IMG_3750_調整大小.JPG

IMG_3772_調整大小.JPG

IMG_3771_調整大小.JPG

IMG_3749_調整大小.JPG

IMG_3765_調整大小.JPG

通過安檢,下了電扶梯後的廣場~~從這裡可以通往三個不同的展館

IMG_3747_調整大小.JPG

IMG_4112_調整大小.JPG

IMG_4111_調整大小.JPG

IMG_3762_調整大小.JPG

IMG_4115_調整大小.JPG

IMG_4116_調整大小.JPG

IMG_4117_調整大小.JPG

IMG_4118_調整大小.JPG

IMG_4119_調整大小.JPG

IMG_4127_調整大小.JPG

IMG_4123_調整大小.JPG

IMG_4137_調整大小.JPG

IMG_4136_調整大小.JPG

IMG_4135_調整大小.JPG

IMG_4124_調整大小.JPG

IMG_4122_調整大小.JPG

IMG_4121_調整大小.JPG

IMG_4130_調整大小.JPG

IMG_4133_調整大小.JPG

IMG_4135_調整大小.JPG

IMG_4132_調整大小.JPG

IMG_4131_調整大小.JPG

IMG_4126_調整大小.JPG

IMG_4211_調整大小.JPG

IMG_1473_調整大小.JPG

IMG_1478_調整大小.JPG

透明金字塔是古代結構與現代技術的耀眼融合~

一個介於建築物兩翼樓之間廣達100萬平方呎的開放廣場~這是舊與新的象徵連結

IMG_1481_調整大小.JPG

IMG_1495_調整大小.JPG

IMG_4150_調整大小.JPG

IMG_1476_調整大小.JPG

IMG_4176_調整大小.JPG

羅浮宮擴建工程,是1989年法國大革命200周年紀念巴黎十大工程之一

也是唯一一個不是經過投標競賽而由法國總統密特朗親自委託的工程

此工程由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玻璃金字塔成為羅浮宮的入口處

法國人,尤其是巴黎人,總是對於出現在城市裏新的地標感到厭惡,但是沒多久又極力的擁戴

尤其是得到國際的肯定後~艾菲爾塔如此,龐畢度中心如此,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更是如此

站在玻璃金字塔前,不禁令人為不計毀譽,堅持將理念付諸實行而獲得高度成就的政治家與建築師,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貝聿銘~ 美國建築師,1917 年4月26日生於中國廣東,在上海受中等教育,1935年赴美國

1940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學士學位,1946年獲哈佛大學碩士學位,留校任教

1948 年起,任W.澤肯多夫的地產公司建築部負責人,參加設計投資巨大的工程項目,接觸建築界人物

形成了從環境和經濟角度去理解建築的思想方法

在韋布與納普(Webb & Knapp)公司工作後,於1955年自創公司

他設計了科羅拉多州博爾德的美國國立大氣研究中心,仿照周圍群山起伏的輪廓

美國國家畫廊東館(1978)的創新設計被公認是他最優秀的建築之一

其他作品還包括波士頓的約翰‧漢考克大樓(1973)、北京香山飯店(1982)

以及備受爭議的巴黎羅浮宮博物館廣場上的玻璃金字塔(1989)

他所設計的日本滋賀縣美和博物館(1997),大部分位於地下

因建築物同周圍群山融為一體而使貝聿銘獲得普里茲克建築獎

人們稱貝聿銘為建筑設計界的“奇才”、“現代派設計大師”~這絕非溢美之詞

懸掛在他辦公室牆上的幅幅獎狀就是最好的証明

美國全國建筑學院繼1979年向貝聿銘頒發了金質獎章之后,1982年推選他為“最佳大型非居住建筑設計師”

他還獲得了1983年國際普里茨克建筑學獎金,總部設在紐約的“亞洲協會”向他頒獎

表彰他為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設計的形式多樣、宏偉壯麗的建筑物

有助于增進美國與亞洲國家之間的了解。上海同濟大學授予他“名譽教授”的稱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們這一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