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多美術館,西班牙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位於馬德里,


收藏有從14世紀19世紀歐洲著名的藝術品..


普拉多博物館的藏品包括:超過8200幅素描和大約4800幅版畫.


900多件雕塑作品和約200件殘片,一千種硬幣及獎章


兩千種裝飾品及其他藝術品但最主要的藏品是大師們的繪畫作品:


西班牙繪畫逾4800幅,義大利繪畫逾1000幅,法蘭德斯繪畫逾1000幅,


法國繪畫逾300幅,荷蘭繪畫約200幅,以及少量德國和英國繪畫


使普拉多博物館躋身於世界著名博物館行列之中..










 


普拉多美術館中最有名的三位西班牙畫家為: 委拉斯貴茲 、葛雷柯、 哥雅.


其中哥雅的作品最多,並為世界之冠,


 委拉斯貴茲是十七世紀巴洛克時期,為西班牙藝術界的泰斗,


 葛雷柯主張極端個人化的矯飾主義風格..


 


 (普拉多博物館是世界上保有迭戈·委拉斯開茲弗朗西斯科·哥雅的作品最多的博物館,也是藏有荷蘭畫家耶羅尼米斯·博斯的作品最多的博物館,


因為原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最欣賞他的畫,大力收藏的結果,


同時藏有拉斐爾米開朗基羅提香魯本斯倫勃朗丟勒波提切利


委羅內塞等大師的作品,以及其他一些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希臘畫家的作品)




哥雅﹝Francisco Goya﹞﹝1764 ~ 1828


畫風奇異多變,從早期巴洛克式畫風到後期類似表現主義的作品


他一生總在改變,雖然他從沒有建立自己的門派,


但對後世的現實主義畫派浪漫主義畫派印象派都有很大的影響


是一位承前啟後的人物.


 


哥雅於 1776 年開始為皇家織造廠繪製織錦的大型素描草圖.


展開一生成功的事業,到了 1799年他已經被西班牙宮廷任命為首席御用畫師


然而,1792 年他因病失聰,連帶地作品也改變了


他繪製了一系列名為「幻想畫」的蝕刻作品,


這些作品變得粗暴並反諷地攻擊當時的禮儀、風俗以及教會的弊陋


1819年,哥雅開始從事石版印刷的新藝術創作,


他完成了許多鬥牛畫、單版版畫、利用蝕刻法和細點蝕刻法做成的銅板畫


哥雅受到提也波洛﹝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的西班牙濕壁畫的影響後


開始大量繪製裝飾性作品


他曾潛心研究過前任宮廷畫師委拉斯蓋茲﹝Diego Velazquez﹞的作品


因此他的風格到最後,竟趨於印象派的形式


他對十九世紀法國繪畫的影響很大,尤其是馬奈﹝Edouard Manet﹞,


因此哥雅在西方被譽為古代大師的延續,現代繪畫之開創者..


哥雅的藝術,深深連繫著他所處的時代,也強而有力的見證著他所生存的時代


他長達八十三年的一生裡,不斷變換著創作的風貌,從為宮廷描繪肖像,


到轉入以自己所思所感的現代主題,哥雅對於西洋藝術中由古典跨入現代的發展,


肯定具有一個極為關鍵的角色



























 



曾經看過一部電影~~哥雅畫作下的女孩..


所以對哥雅~~對普拉多美術館..


有很深的期待與嚮往啊~~


(哥雅是歐洲十九世紀最重要的畫家.


為一位受歡迎宮廷畫師,他常把那些衣著華麗、珠光寶氣的人物,畫得膚淺、貪婪,他的畫風顏色觀念,也影響了後來的印象派..)





以下畫作~全取自網路


陽傘﹝The Parasal﹞


1776 ~ 1778 年


十八世紀末,西班牙皇宮和貴族府邸都流行用大掛毯作裝飾,


因此哥雅從 I777 ~ I792 年為聖芭芭拉皇家織造廠製作了 63 幅草圖


這些草圖實際上是油畫,現在幾乎全部都收藏在普拉多美術館


這幅畫《陽傘》正是這批草圖中最討人喜歡的作品之一


哥雅為這幅畫用年輕姑娘調皮的模樣和她的男朋友打著陽傘的姿態來構成畫面其色彩鮮艷燦爛,極為明亮,猶如年輕人的微笑,


那正在撒嬌的年輕姑娘自然優美的姿勢實在迷人,


而穿著紅馬甲的小伙子則發出奇特、幾乎有些不安的目光.


這些顏色的組合給予人一種輕快明朗的視覺效果,


我們可以想像當這幅畫的掛毯掛在門上時,


一定會帶給人歡愉輕鬆的氣氛和心情,這便是哥雅使畫,畫使哥雅成功的地方





 













裸體的瑪哈﹝Naked Maja﹞
1797 ~ 1800 年


大約 1650 年時,維拉斯奎茲﹝Diego Velazquez﹞畫了一幅美極的


《維納斯對鏡梳妝》﹝The Toilette of Venus﹞ .


 這幅畫與科雷吉歐﹝Antonio Correggio﹞所畫的《邱比特的教育》﹝ The Education of Cupid﹞一起同是阿爾巴公爵收藏的名畫之一部分


公爵夫人請當時已出名的哥雅也來畫一幅維納斯,


但是哥雅為此所畫的這幅《裸體的瑪哈》,畫中人物不像是一個女神,


而是一個使人饞涎欲滴的、具挑逗性的、性感的女人的生動形象


《裸體的瑪哈》與委拉斯蓋茲的《維納斯對鏡梳妝》和


馬奈﹝Edouard Manet﹞的《奧林匹亞》﹝Olympia﹞


同是藝術史上最迷人的裸體畫之一,


而其另一幅完全穿著衣服的模特兒的姊妹作的出現,使這幅畫更具吸引力





 









著衣的瑪哈﹝Maja Clothed﹞
1800 ~ 1805 年


《著衣的瑪哈》在構圖方面充分利用了人物的傾斜姿勢,


以及底色所襯托出來的人體透明感和明亮的色彩


《著衣的瑪哈》服飾的華麗、精細與《裸體的瑪哈》﹝Naked Maja﹞的肉色的透明和光彩相對稱,如果對這兩幅畫先後觀賞,會感覺它們似乎是不可分的,彷彿是同一個人在最迷人的最初和最後的兩個奇妙時刻的表現


 據傳說,瑪哈的兩個形象,即《著衣的瑪哈》和《裸體的瑪哈》畫的都是愛上了哥雅的阿爾巴公爵夫人,但在這幅光輝的作品中,被畫人根本不像是公爵夫人,她們的姿勢反而讓人想起當時為公爵夫人所收藏的維拉斯奎茲﹝Diego Velazquez﹞的《維納斯對鏡梳妝》﹝The Toilette of Venus﹞




 


維拉斯奎茲 的《維納斯對鏡梳妝》﹝The Toilette of Venus﹞

1649 ~ 1651 年


在維拉斯奎茲的作品中,這是保留下來的唯一一幅裸體畫,畫中一個從背後看過去的女人,傭懶地躺在床上,她的臉龐映照在小愛神手中的鏡子裡,畫家為什麼要讓維納斯以這種姿態出現?是為了遮羞而只裸露背部?或是強調美麗甚至生活都只是一場空?畫中人體和諧而精確的線條,呈現優雅的半孤狀,而臉龐卻畫得很粗糙,這種反差使人感到驚異,這雖然是一張反射在鏡中的臉,但並不足以解釋這種反差,以至於有些人認為這張臉乃出自另一個人之手,鏡子是繪畫史上反覆出現的物品,維拉斯蓋茲在《侍女》﹝The Maids of Honour﹞這一大型畫中,也讓鏡子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為它有助於確定十分複雜的構圖,而在這幅畫裡,鏡子的用途可能是為了使人聯想到整個的空間,並向人們證明在形體之外,還有另一面的真實存在



 


馬奈 奧林匹亞 (1898年).


馬奈用大量的塗色,深淺色彩的對比,及性感的輪廓線條,


使豐滿的裸體女人更加突出,這幅畫一邊是高貴的白人裸女,


另一邊則是低捷層的黑人婦女,一個明亮一個黯淡,


將社會上可悲的階級制度毫無掩飾的在畫布上呈現



 



查理四世的一家﹝The Family of Charles IV﹞


1800 ~ 1801 年



哥雅開始作這件油畫時,曾經仔細地研究過皇家成員的面貌,至今,在普拉多美術館仍存有這幅畫的很多草圖。畫中人群的中央是查理四世和王后瑪利亞.路易莎,旁邊是他們的子女、孫子和其他的一些親戚。左邊穿藍衣服者是他們的長子,未來的資迪南七世,站在他旁邊的是他的妻子,不過她轉過身,把臉藏起來了,這是因為在作畫時,王儲的妻子還沒有完全選定。在他們後面黑暗中,哥雅把自己也畫進這幅畫。


以一種柔和華美的畫風中,對皇室成員的貪婪、愚昧,給出深刻的諷刺。畫中的國王與皇后,雖穿戴華麗的服飾與珠寶,但是整幅畫卻在一種詭譎氛圍裡透著不安,尤其他們身旁的王子與公主,儘管佩飾綬帶,但是其眼神裡流露的不是歸屬於皇族的榮耀,而是一份未知的猶疑與驚懼。身為首席宮廷畫家的哥雅,每年享有五萬里爾的高薪,但是他沒有為了名利,以繪畫來奉承皇室,反而以藝術真誠地諷刺了權勢




 







 


巨人﹝The Colossus﹞


1808 ~ 1812 年


1807 年底,拿破崙的車隊通過西班牙,他們受到一般老百姓的歡迎,因為老百姓根本沒有想到拿破崙竟會把西班牙的波旁王朝家族趕下臺,並建立起自己的勢力。當西班牙人民發現自己受騙時,即起來反抗法國軍隊,使西班牙進入了歷史上最痛苦和最混亂的一個黑暗時期。法國士兵用暴行來對付西班牙的反抗者;於是這場戰爭成為一場殘暴的屠殺,而拿破崙的巨大陰影就往那一片災難深重的土地上空回旋著。於是哥雅創作了《巨人》這幅畫以表達這場大悲劇。


 畫面中央挺立著一位咄咄逼人赤裸的巨人,他也許意味著戰爭或戰神,也許是在表現人們被巨大陰影籠罩著的不安所引起的未知危險的恐怖狀。無論如何,這幅畫始終縈繞在人們心頭,它象徵著西班牙被拿破崙軍隊占領初期驚慌、混亂和衝突的可怕狀態。在地上有一些人在奔跑,而雲層則在巨人同圍的天空中翻騰,這種動的感覺更加深了畫中的悲劇性的。



 


1808年5月2日~哥雅完成這幅畫的兩個月後才完成《1808年5月3日》


1810-1820年間,因為法軍入侵西班牙,哥雅完成了多件有關戰亂主題的作品


1808年5月2日 西班牙馬德里居民起義反抗法國皇帝拿破崙佔領


馬德里起義被強力平息後,5月5日拿破崙任命新「特首」去掌管西班牙,


拿破崙的老哥約瑟夫·波拿巴為西班牙國王。

西班牙的「半島戰爭」將牽制30萬法軍於西班牙游擊戰﹙英文游擊戰:guerrilla的來源)泥濘無法調動至主戰場普魯士前線,導致「反法聯盟」形成,導致法皇
拿破崙第一次下台重要原因










 


1808 年 5 月 3 日﹝The Third of May, 1808﹞


1814 年


這件紀錄西班牙歷史悲劇的作品,赤裸裸地呈現出法國軍隊的屠殺行為;畫面左邊躺下的是已經被槍殺身亡的民眾,中間是一群手無寸鐵正待槍決的義士,右方則是等待被槍決的人民。而全畫焦點,隨著光線落在中間身穿白衣、雙手上舉的男子身上,更是強化了法軍的殘暴和西國人民無力反抗的對比


這幅畫描述 1808 年 5 月 3 日在馬德里附近的皮奧王子山的槍殺事件。在畫裡,奇特的情節通過繪畫語言表達得更加精煉。哥雅通過非凡的畫法,通過確定中心、構圖、光線、色彩再一坎把觀眾引入畫的「空間」。路燈的耀眼光線。照耀著場地,揭示了一些殘暴的細節。鮮血凝塊,反抗者張得大大的嘴,這鬼魂般的光線使人看到「恐怖事態的全部真相」。這不僅僅是少數反抗者被槍殺,而是全人類受到侮辱和受到這些看不見而容的、緊靠在一起、背向著我們的士兵的槍擊。從耀眼的光線下伸開雙臂、表示出恐懼、挑戰同時又是自由的姿態的囚犯,或從在他左邊、雙手捧苦臉的同伴,我們似乎也看到「世界各地和各不同時期的暴力的受害者。」





 


農神吞噬其子..約1819年1823年


哥雅晚年所繪製的《黑色繪畫》系列中最為著名的一幅,以陰暗恐怖而聞名.


畫中是羅馬神話農神薩圖爾努斯為了防止兒子們奪權鬥爭而將他們全部吃掉



 


 


 


維拉斯奎茲﹝Diego Velazquez﹞﹝1599 ~ 1660

1599年6月6日-1660年8月6日).


文藝復興後期西班牙一位偉大的畫家,對後來的畫家影響很大.


弗朗西斯科·戈雅認為他是自己的「偉大教師之一」,對印象派的影響也很大.



 


酒神的勝利﹝The Triumph of Bacchus﹞1629 年



 


 


伐爾肯的熔爐﹝The Forge of Vulcan﹞1634 ~ 1635 年


這幅畫的主題是在表現阿波羅﹝Apollo﹞向維納斯的丈夫伐爾肯﹝Vulcan﹞,揭露維納斯和馬爾斯﹝Mars﹞通奸的故事。

  構圖基本上是以垂直線為基礎。畫中人物以熔爐為中心一一排列,產生一種縱深的效果。這幅畫明顯地反映出義大利之行,對維拉斯蓋茲的影響,其畫面安排充實有力、人物描繪精確、表情恰到好處,貝利拉的明暗技法也得到了運用,在那不勒斯時,維拉斯蓋茲曾會見了這位自己仰慕已久的大師。


  在該畫的人物布局方面,維拉斯蓋茲成功地找到一種寧靜、穩重的平衡。畫中的阿波羅光彩照人,他身裹橙紅色的長衫,與伏爾肯和他的四名徒弟形成鮮明對比;突然闖入的阿波羅打斷了鐵匠們的工作,使他們吃了一驚。畫家以明暗技法表現出健壯的人體,並以畫面的結構,巧妙地安排人物之間的聯繫。和以前的作品一樣,維拉斯蓋茲在畫中使用的仍然是暖色調:從淺朱色到深朱色逐漸變化,進而成為陰影處的褐色,這種褐色包括從栗色到焦土色調的變化;在這樣的色調襯托下,阿波羅大氅的鮮明顏色和鐵鉆上燒紅的金屬鍛件顯得格外分明。



 


布拉達之降﹝The Surrender of Breda﹞1635 年

這幅畫是為了紀念荷蘭要塞布拉達的守軍,向西班牙軍隊投降十周年而畫的。它描述布拉達城總督,把城門鑰匙交給勝利的將軍安布羅吉奧.斯匹諾拉侯爵的情景。在這樣一幅宏偉巨作裡,構圖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維拉斯蓋茲把畫面分為兩部分:一邊為勝利者,一邊為戰敗者。挺立的長矛構成全畫的支撐點,長矛的垂直韻律,在畫的右邊更為鮮明突出。儘管這幅畫構圖十分複雜,維拉斯蓋茲仍力求表現人物的個性。在熱內亞指揮官安布羅吉奧.斯匹諾拉侯爵身後,我們還可以辨認出拿索.錫根和費里亞侯爵。這幅畫的構圖,擺脫了歷史畫的傳統布局,畫家在強調每個人物的心理聯繫和內心世界的同時,通過光線、空間與色彩的協調,讓全畫在整體的感覺達到統一




 


卡羅斯王子騎馬像(Prince Baltasar Carlos on Horseback)1635 ~ 1636 年



這幅畫中的卡羅斯王子騎馬馳騁於帕爾多公園的景色裡,背後是覆蓋著白雪的山脈。王子身穿典雅的服裝,坐在暗褐色的馬背上,身上的披肩隨風揚起。


  畫中人物的形體輪廓柔,色彩和諧,在陽光照耀下,稀薄空氣灑滿了陽光,顯得輕柔透亮。維拉斯奎茲透過精心安排的對比效果,使前景中陰暗處的傾枓坡地看起來好像從大氣中穿過,遠處丘陵上綠樹蔥蔥,配上後面的山峰白雪皚皚,使這幅皇室肖像畫具有某種獨創性




 


織女們﹝The Spinners﹞1644~ 1648 年


這幅畫在描寫馬德里一間壁氈工廠的一個場面。維拉斯奎茲將畫面分成前景與後景。前景有一群女工正在編織壁氈,左邊一位年長的婦人轉動紡車,右邊一位較年輕的拿著線球整理紡線,並且伸出左手指向左方與紡車的轉動形成一種視覺的動勢,其他三位婦女則分別整理零頭線料。後景則是踏過台階之後的一間凹室,在充滿陽光的空間站著幾位衣著華麗的女人,其中一位帶著頭盔舉起右手的是正義之神雅典娜﹝Athena﹞,面對他站著的是阿拉克妮﹝Arachne﹞,她企圖與女神比較編織技巧,這是一種褻瀆神明的舉動。背後是一件參加比賽的壁氈,圖面描述天神朱比特﹝Jupiter﹞強暴歐羅巴﹝Europa﹞的情愛故事




 



維納斯對鏡梳妝﹝The Toilette of Venus﹞1649 ~ 1651年




 


 



宮女﹝The Maids of Honour﹞1656 年


這幅畫號稱世界三大名畫之一,與達文西的「蒙娜麗莎」


林布蘭的「夜巡」齊名.
真跡果然名不虛傳,極具有透視感、光線感及三度空間感!!



維拉斯奎茲﹝Diego Velazquez﹞,美術史巴洛克時代大師,
畢卡索終其一生都在研究他的作品。據說不下44次,
目前有關模仿及重新翻作這幅畫的其他作品,
大多收藏在巴塞隆那的畢卡索美術館中. ~


他的經典畫作,
現收藏在西班牙 普拉多 美術館的鎮館之寶-仕女圖。
畢卡索就將其畫面作分割35次,加以分析。
由此可見,它構圖的光影處理、空間格局是如何的複雜。

這一張畫最厲害之處,是很難第一眼猜出他在畫誰?
乍看之下,會以為畫家面對的是鏡子,
他在畫鏡子裡面的影像,但事實並不然!
他是在畫國王與皇后(菲利浦四世與瑪莉皇后)。

從後面中間偏左的鏡子當中(鏡象帶白的),
我們能看到國王跟皇后兩位的容貌,看出來了嗎?
而這圖,就是站在他們視角所看見的景象。


畫中可以看到維拉斯蓋茲正在畫一幅皇室成員圖:從左至右為奧古斯蒂娜.德薩米恩托夫人,瑪格麗特公主,伊莎貝爾.德貝拉斯科夫人,女侏儒馬里.巴爾沃拉和男侏儒尼古拉西托.佩爾圖薩托。畫的中景有兩位宗教貴族:馬塞拉.德島略亞夫人和堂迭戈.魯伊斯.德阿斯科納;在背景牆上打開的門裡,宮廷侍官堂何塞.涅托.維拉斯蓋茲正舉步登上臺階。在畫面的中央部,房門旁邊的鏡子裡,顯露出王后瑪麗亞娜和菲力普四世的半身像,而他們正站在畫框外,房間的另一頭。

  畫家把人物置於一個很高的大廳裡,屋內的裝飾有著重要的作用。左邊立著大畫架,畫家正在揮毫作畫;在畫板的對面,兩堵牆相交成直角,側面的一面牆裝有寬大的玻璃窗,光線從第一和最後一扇窗中照射進來;大廳最裡邊的牆上開有小門,門外的臺階隱約可以看見,兩幅巨型神話題材油畫懸掛於鏡子上方,而兩位君王的身影就出現在這面著名的鏡子中。


  畫家採用的透視法堪稱範例:如果說該畫的場景給人以「真實存在」的感覺,那是因為畫的空間並非是「被動」的:前景中的人物不是面向觀看者,而是面向觀眾後面的國王和王后。這就是為什麼觀眾會感到自己也屬於畫的一部分的原因,因為畫的構圖只有延伸到正在擺弄姿勢的國王夫婦。如此一來,讓人以為自己來到了畫家的畫室「參觀」,而畫室門框下的人物更加強了這一個效果,這裡是全畫透視線的匯集點,以表現一位畫室的參觀者,他穿過房間來到門口,正最後一次回顧這間畫室。


  因此這幅畫所表現不單是簡單的一個立方體,它所表現的是,包括場上觀眾在內的完整空間。在這裡,各種人物在活動、在呼吸,包括觀看者在內。這個空間不僅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縱深感,且畫框內外的人物及形體均栩栩如生,從而把我們帶到了四度空間之中!





 


瑪格麗特公主﹝The Infanta Margarita﹞ 1660 年


這幅畫是委拉斯貴茲的最後作品,大約是 1660 年所作,當時並未完成,而由女婿凡巴提斯達‧馬提尼斯繼續完成。雖然這件官方畫像中的臉部曾被潤飾過,但是在豪華絹衣與金色刺繡的反光上莫不各盡其妙,依然顯示出西班牙宮廷鼎盛時代的華麗美感。不過圖中看不到委拉斯貴茲親筆作品中的透明度、或筆飛墨舞等特徵,或許是因為這幅畫乃是委拉斯貴茲及其弟子或助手配合宮廷的要求努力畫成的傑作之一



 


葛雷柯﹝El Greco﹞﹝l541 ~ 1614


葛雷柯揉合各家之長形成自己極端個人化的矯飾主義風格.


他用色陰沈而尖銳,常用藍色、黃色、鮮綠和生動的粉紫色作強烈對比


畫中人物肢體刻意拉長,呈現神經質似的緊張感,使其作品具有高度的個人色彩


(葛雷哥其實不是西班牙人,他出生於希臘克里特島的一個天主教家庭,
二十歲到義大利拜提香為師,三十五歲才到西班牙發展,


從此西班牙成為他的第二故


自從1557年來到西班牙,在托雷多城定居後,再也沒有離開過這個地方。
因此便將他視為西班牙的畫家,
後代提到他也都不以他希臘本名稱呼他,而是稱他為El Greco,「希臘人」的意思。

葛雷哥的大部分創作都在托雷多,
就連普拉多美術館珍藏為數眾多且重要的作品裡,
也是來自托雷多城市的教堂、宮殿、修道院。

他的畫風主要特色為:
* 刻意將人物拉長,以表達靈魂昇向上帝。
*人物的手通常都很細緻、修長,大部分的時候中指和無名指倂在一起。)


(葛雷哥畫作是屬於比較宗教性的,人物的表情感覺都滿深沉的,而身體四肢比例有些不正常…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他的畫作並不受欣賞,後來流浪到托雷多,慢慢才受重視。他的畫作有些明顯特色
1. 他的人體比例是拉長的: 這是為了縮短天國與人間的距離
2. 他的人物手指纖長,常常有指的動作,而中指和第四指也常常畫連在一起(這是他的另類簽名方式)
3. 他的畫總是上下對半分開,上半繪天堂,下半繪人間
4. 不管所繪人物為何,深愛托雷多的他,只用托雷多為畫的背景,絕不改變)


 


手擺胸前的貴族男人   1580---


畫中深沉的背景,突顯出畫中主人的臉龐以及優雅;修剪得宜的手指,更展現出其細膩的觀察力



 



葛雷哥的曠世鉅作「奧加茲伯爵的葬禮」1586-1588


(此畫作 放置於 托雷多    聖多梅教堂)


在這幅畫中有3個人直視前方,盯著看畫的觀眾,


據推測這3個人應該是葛雷柯和他的兒子,以及寫「唐吉訶德傳」的塞凡提斯



奧加茲伯爵於 1312 年逝世,生前不但是個好人,還留下大筆遺產給這座教堂。傳說奧加茲伯爵死後,聖奧古斯都和聖史帝芬親臨人間,將他的遺體葬下安息。畫中,死去的奧加茲伯爵膚色泛青,相較於其他圍觀的活人,可以明顯比較出不同。在右邊戴著高帽的是聖奧古斯都,而左邊則是年輕的聖史帝芬,兩人抱著緊閉雙目的伯爵;兩人的袍子上都繪有他們如何行善、死去、成聖的故事。在聖奧古斯都的身後,一位披著透明白紗的神父,實際上是委託 Greco 畫此畫的神父。而在伯爵身後排成一排的黑衣白領人群,則是代表參加伯爵葬禮的村民。如同許多畫家會在畫裡頭讓自己嘎一角,Greco 也讓自己在畫中亮了相 — 就是聖史帝芬身後,被夾在一隻放在胸前的手與一顆有著尖鬍子的頭之間的人。而抓著聖史帝芬黃袍的小男孩,則是 Greco 的兒子,男孩的衣袋露出一角白紙,則成為西班牙畫家簽名的地方;據說,那張紙就是市政府的設計藍圖。這幅畫也是上下分成天堂和人間。畫中央那名天使懷抱中的靈魂就是伯爵;紅衣藍袍的聖母在一旁等候,耶穌則在最上端迎接。天堂與人間之間,像是有著界線又隱約重疊… Greco 透過神父身旁那隻聳入天庭的長矛表現這種天上人間交合的美。



 


三位一體 The Holy Trinity~~1577年



 


復活 The Resurrection~1596-1610年



 


脫掉基督的外衣 The Disrobing of Christ~1577-1579年


(館藏於 西班牙 托雷多大教堂)


畫面描繪了剝掉和瓜分耶穌外衣的情景,基督﹝身體穿著紅色的外袍,面部則顯露出奇異的表情﹞被一群人包圍著,畫面布局相當嚴謹。
黑壓壓的人物頭顱高出了基督安詳的臉部。基督大而明亮的雙眼正仰望著天國,他頭部的四周圍都是一些正在獰笑的側面像;在他高大身軀的左側,站立著一名身披盔甲的武士,神情憂鬱地看著我們,右側是一名穿線袍的創子手,正動手撕扯他的袍子。

畫面的底部,又有一組對稱的人物:右側,一人正在往十字架上釘釘子,左側是二位女子和瑪利亞,正悲傷地觀望著其舉動。葛雷柯放棄了文藝復興時期極為重視的透視法所塑造出的縱深感,而將全部激動人心的力量放在人群的擠壓上。基督似乎是被黑壓壓的人群推向我們,使我們彷若置身於此情此景之中。
就葛雷柯而言,他往往會針對一幅已經完成的作品,重新又製出一幅幅的新作來,如此不僅沒有削弱原作的獨創性,而且在某種程度上為原作灌注了一股新的活力,因為他時常對原作品作出不同的、新穎的解釋。其他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們也曾不斷重覆繪畫他們自己的作品,
但葛雷柯則寧可從原畫作中,再行引伸創造出幾乎全新的作品來



 


 


杜勒 Durer Albrecht1471 ~ 1528

亞當與夏娃 Adam and Eve~1507 年


杜勒第二次去義大利的目的,就是去研究透視法和人體比例學。學成之後,他創作了「亞當與夏娃」這兩幅組畫。
畫中的亞當與夏娃,是德國繪畫史上,第一次用和自然人體大小相同比例,所繪製的裸體畫。為了瞭解人體的比例,杜勒早在1504 年,杜勒就畫了一系列的手稿和幾何結構草圖,其目的不僅是為了要確定人體的比例關係,而且要確定輪廓的幾何圖形。

亞當與夏娃在這幅畫中的形體是纖細、苗條的,輪廓線條柔和,畫面上沒有太過著墨於勾劃那些人體的生理細節。其中亞當是以一種稍微傾斜的方式來構圖的,他的身體重心落在左腿上,右腳輕輕地抬起,右手微微向後擺,以平衡身體的重心。波浪式的頭髮、憩靜的表情、像想要說話的半開半閉的嘴等等,他的姿勢,就像一個舞蹈姿勢那般的優美。然而溫柔甜蜜的夏娃,微微傾身,好像要更仔細地傾聽伴侶的聲音一樣,她邁出了一隻腳,給人動感的印象。



 


自畫像 Self Portrait~1598年



 





提香 Le Titien (1488 – 1576)


查理五世的英姿 The Emperor Charles V at Muehlberg~1548年



 


獻給維納斯 Sacrificial offering to Venus~1518-1519年



 


菲利普二世 Philip II~1551年



亞當與夏娃 Adam and Eve~1572-1575年



 


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 ﹞﹝1577 ~ 1640


優美三女神~1639年


 這 些 豐 滿 而 性 感 的 軀 體 有 著 光 潔 的 皮 膚 , 勻 稱 的 四 肢 、 優 雅 而 精 美 , 由 宜 人 的 背 景 襯 托 , 是 魯 本 斯 的 最 佳 作 品 , 圖 中 是 描 述 希 臘 神 話 天 神 宙 斯 的 三 個 女 兒 , 左 邊 女 神 用 的 模 特 兒 是 魯 本 斯 的 第 二 任 妻 子 , 作 畫 當 時 ( 1 6 3 9 年 ) 魯 本 斯 年 近 六 十 , 而 妻 子 只 有 十 六 歲 。



參觀美術館~~雖然 多是 看過聽過~~就忘光


不過在看畫作的同時~聽導遊或領隊的講解~


心靈收穫滿滿~~心中真是滿滿的感動與讚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們這一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